大河財立方《極刻》第808期
編者按 | 從中原銀行改革重組,到鄭州銀行政策性科創金融,再到農信社改革方案最終確定,過去400多天內,河南省地方金融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實現了系統性重塑,確保了本質安全,為未來金融工作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打下了堅實根基。
【資料圖】
這400多天究竟發生了什么?河南本土三大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的背后,蘊含著怎樣的故事與深意?未來河南省地方金融工作的方向是什么?大河財立方用4個月的時間持續跟蹤采訪,12月8日起重磅推出聚焦河南地方金融改革系列報道,嘗試解答上述問題。
大河財立方記者 王魯峰 陳玉靜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科技創新”。河南省新一屆領導班子對科技創新的渴望與重視前所未有。
為在金融支持科創領域探索出一條新路徑,2022年4月2日,河南省地方政策性科創金融運營正式啟動,鄭州銀行被確定為政策性科創金融業務運營主體。
這是河南省在科創金融領域的一次突破性嘗試,更是中國銀行業在科創金融業務領域的一次有益探索。河南省希望以鄭州銀行政策性科創金融為突破口,破解省內科創企業融資難題,推動科創企業加快成長,助力全省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并實現向更廣泛領域的復制。
創新驅動下
科技創新企業融資困境仍存
這是河南省在科技創新領域的一次金融試驗。
經過醞釀與研究,2022年4月2日,河南省地方政策性科創金融運營正式啟動,鄭州銀行被確定為政策性科創金融業務運營主體。
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表示,金融是創新創業的“陽光雨露”,是構建一流創新生態的重要一環。河南省地方政策性科創金融運營啟動、鄭州銀行科創金融事業部和金融智谷支行揭牌成立,對于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題、推動科創企業加快成長,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具有標志性意義。要以此為契機加快構建集政策、平臺、人才、機制為一體的科創金融生態系統,促進科技、金融、產業深度耦合、良性循環。
河南省對創新如此重視,是對當下國內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做出的戰略抉擇。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創新在經濟發展格局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備受重視,但卻始終存在融資“腸梗阻”。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此前曾公開表示,金融業并不習慣于為科技企業融資,它沒有可抵押資產,科技風險高、規模小、未來不確定,但科技企業現在恰恰最需要金融支持和服務。
為此,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人民銀行等多部委就助力解決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難”問題出臺方案。比如,2022年4月28日,人民銀行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額度為2000億元,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共21家金融機構。
此番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亦是旨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撬動社會資金促進科技創新。
國家層面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動作不斷,各地也在竭力暢通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
以廣東省為例,2022年6月,廣東省科技廳印發《科技創新助力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從推動科技金融緊密結合等4個方面明確12條措施,以發揮科技創新關鍵作用。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視科技創新的河南,想在支持本省科創企業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條商業可持續模式,助力全省經濟轉型升級。
重塑體制機制
地方城商行試水政策性科創金融
鄭州銀行是一家商業銀行,政策性科創金融業務的職能要求其建立一套不同的業務模式相匹配。
針對政策性科創金融運營主體職能,鄭州銀行根據科創企業和政策性金融業務特點,設立全新的業務架構和工作機制,以便與傳統業務相區分。
在政策性科創金融的工作機制上,鄭州銀行實行“1+9+N”模式,即由科創金融事業部作為主營,成立9大事業部主營團隊,其他分支機構兼營,建立“三專五單獨”(專營機構、專職團隊、專注科創、單獨建賬管理、單獨績效考核、單獨風險容忍、單獨客戶準入、單獨授信審批)運營機制。
“三專五單獨”的工作機制,一方面在于科創行業的特點,更重要的是,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的不同。
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最大的區別在于資金來源、政策、利率、期限等領域。
首先是資金來源。商業銀行的來源主要是吸收存款,就國有政策性銀行來看,信貸資金主要來源于發行低利率的政策性金融債。
“目前鄭州銀行政策性科創金融業務的資金來源有幾個渠道,一是國開行對鄭州銀行進行低息轉貸款;二是中小企業貸款到人民銀行做再貼現;三是省市財政資金予以支持。”鄭州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天宇表示。
另一個明顯的區別是期限。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各家銀行針對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推出了多款產品,但期限多為一年期,中長期產品幾乎沒有。這一方面源于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要求,另一方面,考慮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高風險特征,銀行還是趨向于審慎。但這正是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的痛點、難點,同時也是鄭州銀行政策性業務要發力的關鍵點。
“鄭州銀行政策性科創金融業務的特點就是低利率、長周期、弱擔保、便捷化。”王天宇表示,如果企業資金用途是科研,那期限可以是3~5年。
不可否認的是,科技創新型的風險更高,如何在低利率、長周期與高風險之間達到相對平衡?答案是必須引入風險分擔機制。
據王天宇介紹,在完善銀政分擔機制上,主要采取銀政合作及銀擔合作兩種方式。
銀政合作是由政府主導,由政府直接出資建立風險資金補償池,鄭州銀行積極參與和推進,如果項目發生風險,由政府與鄭州銀行按比例承擔,目前已有地市下發科技型企業風險分擔機制文件,明確風險分擔機制及補償比列等細則。
銀擔合作是由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進行批量擔保增信,鄭州銀行與擔保公司進行風險共擔,目前已與中原再擔保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利用已納入全省再擔保體系的擔保公司,對鄭州銀行發放的政策性科創金融業務進行批量擔保。
除上述兩種外部風險分擔機制外,鄭州銀行自身也將與省內各廳局合作,多維度控制風險。王天宇表示,首先在企業準入方面,會與工信、科技部門溝通,多方面把控白名單企業質量。其次,鄭州銀行會與大數據部門合作,與各地市建立企業數據庫,在對地市推薦企業授信之前,先通過數據庫進行風險初篩。
彌補現有金融服務不足
河南探索科創服務新路徑
鄭州銀行在科創金融領域的嘗試是地方商業銀行在政策性業務領域的一次探索。這種探索背后是現有商業性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對科技創新領域的支持不足。
與傳統企業相比,科創企業具有高成長、高風險、輕資產的特征,因此,商業銀行較難基于傳統信貸業務模式為科創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
政策性銀行不同于商業銀行,一般服務于對國家發展戰略、社會穩定等具有重大意義的領域,如基礎設施建設、棚改、農林開發、進出口貿易等。
政策性銀行提供的資金通常為較低成本的中長期信貸資金,與科創企業的資金需求較為匹配,但目前來看,在科技創新已經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局核心位置的背景下,政策性銀行對這一領域的支持力度也仍然較小。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傳統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往往有自己特定的服務領域。從這個角度看,河南省將鄭州銀行確定為政策性科創金融業務運營主體,即確立專門的科創類政策性金融機構,將有助于更好發揮政策性金融助力政府對科創企業資金支持的作用。”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在接受大河財立方采訪時說。
鄭州銀行科創金融業務總監陳同生表示,河南省在政策性科創金融領域的探索非常有意義,它既走出了一條支持科技型企業的新路子,又是地方政府關于地方政策性銀行一次非常好的探索。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對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從資金來源方面來看,科創企業風險高,從融資到成功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對應融資期限也比較長,而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是信貸類資金,長期資金供給的能力受限。政策性資金則一般具有期限長、利率低、成本低的特點。這種情況下,如果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金融機構合作,在資產端就有利于提升商業銀行的長期貸款能力,同時更好地降低成本。
“過往銀行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的嘗試中,針對科創企業高風險、輕資產等特點,圍繞設立專營機制、與股權投資機構合作進行投貸聯動、建立風險分擔機制等已有許多實踐,在支持科創金融的探索中,在政府引導之下,實現政策性銀行和地方銀行在科創金融領域的合作,確實比較有新意。”曾剛稱。
曾剛認為,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政策性銀行優勢,主要是資金成本低、期限長,另一方面可以發揮地方銀行的優勢,更多體現在客戶端,可以更好地挖掘客戶、服務客戶,而政策性銀行在網點、人員、下沉方面都有限。兩者相結合,能夠實現對科創型企業更好的支持。
集中資源優勢
建設科創金融試驗田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當前,高質量科創金融供給不足制約了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不利于科技創新動力的提升。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中流砥柱,如何更好地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服務科技創新,既是落實國家戰略的需要,也是培育新業務增長點、提升自身發展能力的現實選擇。
馮琳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由政府主導,以地方政策性金融為突破口,可以對省內的商業性金融起到良好的引導和帶動作用。
“與股權市場相比,我國銀行體系發展更加成熟、資金規模更大,同時,政策性金融又具有體現政策導向、資金投入大、風險容忍度高等特點。從這個角度看,鄭州銀行的政策性科創金融實踐可以作為河南省科創金融發展的試驗田,在政策支持下集中資源優勢,盡快探索出切實可行的、可復制推廣的商業銀行支持科創企業的路徑和策略。這相較于發展股權融資來說,或許是一個可以在較短時期內支持本省科創企業比較直接、快捷的方式。”馮琳說。
據了解,自4月2日河南省地方政策性科創金融運營正式啟動以來,鄭州銀行科創金融事業部以河南省工信廳、科技廳提供的約26000戶白名單企業為基礎,進行初篩、預授信和貸款投放工作。
截至11月末,鄭州銀行已累計支持各類科技型企業1293戶、金額68.22億元,支持“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企業1148戶、金額134.99億元,合計支持2441戶、金額203.21億元。
“通過與各地市政府的溝通,他們逐步感受到我們這個業務與商業性業務的區別,他們明白這樣一個政策性業務能支持當地政府要支持的企業。”鄭州銀行行長助理兼科創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李磊表示,如果企業名單推薦好,地市政府風險分擔機制建立好,鄭州銀行通過政策性業務,可以助力政府培育出一批優秀的中小企業。
王天宇表示,當前鄭州銀行政策性科創金融業務的長期資金來源問題需要多加考慮,“當然,任何一個業務發展,任何一個業務創新,任何一個金融體系大的變動,都會面臨很多問題,政策性科創金融的方向是正確的,問題可以在發展中解決”。
責編:王時丹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2-09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