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一個河湖一個目標,共同保護不分你我。河湖治理跨市聯動站在全流域、區域統籌高度推進治理工作,讓河湖治理更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更高效有力。
近年來,武漢堅持流域統籌,推動跨市聯動,除已達成“武鄂黃黃”河湖長制一體化發展合作之外,還屢有探索,取得實效。
近日,武漢市、孝感市、隨州市河湖長辦簽訂了《關于建立府澴河流域河湖長制協作機制的協議》。根據協議,將建立3市河湖長辦和市級(流域)河湖長聯系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鼓勵流域內跨界河湖的街道(鄉鎮)、社區(村)級河湖長開展聯合巡查;建立3市聯合執法機制,開展跨市非法采砂、偷排污水等實施聯合執法;建立府澴河流域生態環境、沿河排水閘站調度、水利水文等互通機制,完善生態環境、水旱災害預警機制,及時啟動預警響應等。
“上游來水水質達到或優于目標要求,下游地區向上游地區提供資金獎勵;來水水質劣于目標要求,上游地區向下游地區提供污染補償。”5月10日,武漢與仙桃簽署《通順河流域跨市斷面水質考核生態補償協議》,共同創新生態補償機制,推進通順河流域水生態環境改善和水環境質量提升。作為跨市河流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按照“誰超標、誰賠付,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以改善通順河水環境質量、保護通順河水生態環境為目的,施行游域上下游“雙向生態補償協議”。
9月16日,新洲區水務和湖泊局、區河湖長制辦公室、黃岡市團風縣水利和湖泊局、縣河湖長制辦公室聯合印發《新洲區、團風縣開展跨界河湖聯席聯巡聯防聯控方案》,并組織開展“四聯”行動,堅持“生態優先、水陸統籌、區域聯動”理念,積極創新河湖治理機制,打破行政區域壁壘約束,以“聯合”為著力點,樹立“統籌、融合、協調”的平臺化合作思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深度合作。根據該方案,將建立聯合會商、聯合巡河、聯合治理、聯合執法、聯合監測、信息共享等6項機制。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我市新洲區與黃岡市團風縣兩地統籌兼顧、共同保護、共謀發展,率先在全省建立了跨市、縣、區界江河采砂管理聯動機制及跨市、縣、區界河湖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有效解決礦砂清洗、畜禽養殖排廢對道觀河水庫的水質污染問題。
此外,武漢還與鄂州、黃岡、黃石聯合開展長江干流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并建立聯合執法機制。
(長江日報記者宋磊 通訊員郭育軍 梅成)
相關閱讀》》》
武漢都市圈四市簽訂協議,“武鄂黃黃”共推跨市河湖治理
【編輯:趙可】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