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宣布全職回國任職的消息沖上了熱搜第一。在 11 月 1 日上午舉辦的 2022 深圳全球創(chuàng)新人才論壇上,顏寧親自表示,即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到深圳創(chuàng)立醫(yī)學科學院。2 日,顏寧在微博上回應自己回國的消息,再次登上熱搜。為什么顏寧的一舉一動都能引發(fā)轟動?她到底有多厲害?
△圖:深圳衛(wèi)健委
" 一路開掛 " 的科研之路
(資料圖片)
顏寧現(xiàn)年 45 歲,1977 年 11 月出生于山東章丘。2000 年本科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此后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師從施一公,獲博士學位,后留在該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07 年 10 月,不滿 30 歲的顏寧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受聘清華大學醫(yī)學院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組建實驗室,成為清華大學醫(yī)學院當時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12 年獲得長聘教授資格,2013 年成為拜耳講席教授。
2017 年 4 月,顏寧離開待了 10 年的清華大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 · 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雪莉 · 蒂爾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建校 200 多年來的首位女校長,這樣的頭銜在美國教授序列里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
2019 年 4 月 30 日,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21 年 4 月 22 日,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顏寧主要致力于跨膜運輸?shù)鞍椎慕Y(jié)構與機理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轉(zhuǎn)運蛋白、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和鈣離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與病理意義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結(jié)構,為理解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及藥物開發(fā)提供了分子基礎。自 2009 年以來,顏寧作為通訊或者共同通訊作者發(fā)表學術研究論文近 80 篇,其中 33 篇發(fā)表于《細胞》《自然》《科學》。
△圖:深圳衛(wèi)健委
" 清華女神 " 曾斗嘴撒貝寧
作為一名科學家,顏寧不只在學術成就上引人矚目,也因為其清新靚麗的形象被譽為 " 清華女神 ",同時,顏寧還有著風趣幽默的一面。
△圖片來源:CCTV1《開講啦》視頻截圖
2016 年 9 月,顏寧參加央視《開講啦》節(jié)目,一身紅色上衣,踩著高跟鞋出場,讓現(xiàn)場觀眾見之驚艷。主持人撒貝寧當即感嘆:" 您的名字不應該叫顏寧,應該叫顏值!" 顏寧幽默地來一句:" 謝謝啊,那‘寧’送給你了!" 顏寧還表示,自己跟饒毅(首都醫(yī)科大學校長、生物學家)斗嘴,對方?jīng)]贏過。
△圖片來源:CCTV1《開講啦》視頻截圖
撒貝寧又說,顏寧顛覆了他對 " 女科學家 " 的想象。顏寧當即開玩笑地回懟撒貝寧:" 為什么女科學家前面一定要加個女呢?這叫歧視!介紹你時為什么不說您是央視著名的男主持人呢?" 顏寧認為 " 女科學家 " 的稱呼帶有不尊重的含義,會讓人只注重女性外在而忽略掉背后的努力。
△圖片來源:CCTV1《開講啦》視頻截圖
顏寧還表示,科學的世界對性別沒有偏向性,她認為每個女孩子都應該遵從內(nèi)心,勇敢做自己。
顏寧回應回國:行勝于言
在 11 月 1 日的 2022 深圳全球創(chuàng)新人才論壇上,顏寧踩著一雙小白鞋,輕盈走上 2022 深圳全球創(chuàng)新人才論壇的講臺,身后的大屏幕寫著四個大字:歸去來兮。顏寧宣布,她將全職回國,參與創(chuàng)辦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做首任院長。
顏寧說,這是一次一拍即合的合作。" 我的夢想就是經(jīng)過我們一代人、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在世界生物醫(yī)藥的版圖上,深圳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當大家說起生物醫(yī)藥的大灣區(qū),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東半球的這里!"
11 月 2 日,顏寧 @nyouyou 在微博平臺發(fā)文對此進行回應稱:行勝于言,歡迎持續(xù)關注深圳醫(yī)學科學院,拭目以待。
據(jù)介紹,深圳醫(yī)學科學院不定編制,不定級別,實行社會化用人制度,院長面向全球招聘。深圳市政府公報印發(fā)的《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建設方案》(下稱《方案》)透露,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將按照全新機制的要求,主要建設 " 四平臺一智庫 ",力爭到本世紀中葉成為全球著名醫(yī)學研究機構。
△圖:深圳衛(wèi)健委
" 深圳發(fā)布 " 和 " 深圳衛(wèi)健委 " 的公眾號都專門發(fā)文推送了《科學家顏寧擬全職歸國,加盟深圳》的消息。 " 深圳衛(wèi)健委 " 轉(zhuǎn)發(fā)消息時還配圖 " 老板看到她:人才;轉(zhuǎn)頭看看我:裁人 ",迅速成為 "10w+"。很多網(wǎng)友都為顏寧的回國點贊,有人說:" 我要去追星!" 還有人表示:" 來了就是深圳人!"
顏寧獲獎記錄
顏寧于 2005 年獲得 Science/AAAS 和 GE Healthcare " 青年科學家獎 "(北美地區(qū));2012 年獲得美國 HHMI 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獎、" 中國優(yōu)秀青年女科學家獎 ";2014 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5 年獲國際蛋白質(zhì)學會青年科學家獎,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并受聘長江講座教授(2018 年終止);2016 年成為戈登學術會議(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首位來自中國大陸地區(qū)的 Alexander Cruickshank 報告人;2018 年獲亞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聯(lián)盟(FAOBMB)" 卓越研究獎 ";2019 年獲得以色列魏斯曼研究所頒發(fā)的國際 " 女科學家獎 ";2021 年獲得國際生物物理協(xié)會頒發(fā)的 Anatrace 膜蛋白研究獎。
瀟湘晨報記者周盾 綜合報道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