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券商私募資管規模整體保持企穩回升態勢。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截至8月末,券商(包含資管子公司,下同)私募資管產品規模合計為5.8萬億元,創下近一年(去年8月末至今年8月末)的最高值,較去年末增加了3296.53億元,增幅為6.03%。
(相關資料圖)
具體來看,截至8月末,券商私募資管產品中,以主動管理為代表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為3.28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了13.16%;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為2.52萬億元,較去年末下降2%。同時,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占券商私募資管總規模的比例也從去年末的52.97%提升到8月末的56.53%,體現出券商推進資管業務向主動管理轉型的堅定步伐。
從產品結構來看,截至8月末,固收類產品在券商私募資管產品中擔當“主力”,規模為4.78萬億元,占比82.41%,規模也保持穩健上升,較去年末增長了5.6%。同期,權益類、期貨和衍生品類產品規模分別為3708.1億元、346.01億元,分別較去年末下降14.62%、增長4.41%。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8個月,混合類產品規模顯著增長。截至8月末,混合類產品規模達6138.13億元,較去年末增長了29.08%。同時,從月度產品備案通過情況中也可以觀察到混合類產品的強勁增勢。例如,6月份到8月份,混合類產品的當月備案通過數量分別為445只、637只、730只,占同期券商私募資管產品備案通過總數的比例分別為51.56%、52.69%、56.94%。
對此,深圳市優美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賀金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混合類產品投資范圍較廣,覆蓋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在風險分散方面具有優勢,同時具備較高的收益潛力,穩健性與靈活性兼備,能夠實現風險與收益的較好平衡,因此愈發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今年以來,券商資管業務保持穩健發展。Wind資訊數據顯示,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券商(未包含國盛證券,下同)合計實現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332.51億元,同比增長2.43%。
“前三季度券商資管業務收入同比基本持平,不過,在市場賺錢效應下,主動權益基金7月份以來開始凈流入,預計未來隨著權益市場持續復蘇,資管業務景氣度將進一步上行。”西部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孫寅表示。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業內有6家券商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均在10億元以上。其中,中信證券以87.03億元的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位居榜首;隨后是廣發證券和國泰海通,該項收入分別為56.61億元、42.73億元;中泰證券、華泰證券、中金公司該項收入分別為17.68億元、13.54億元、10.62億元。
不過,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中,只有14家實現資管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還有14家該項收入的同比降幅超20%。具體來看,長城證券、國泰海通、國金證券同比增幅位居前三,分別同比增長65.86%、49.29%、36.67%。
在興業研究金融業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呂爽看來,券商應積極爭取公募基金業務牌照,已獲取公募基金業務資質的機構應持續強化差異化產品布局、拓展業務領域。
頭條 25-11-07
頭條 25-11-05
頭條 25-11-05
頭條 25-11-05
頭條 25-11-04
頭條 25-11-03
頭條 25-11-01
頭條 25-11-01
頭條 25-10-31
頭條 25-10-31
頭條 25-10-30
頭條 25-10-30
頭條 25-10-27
頭條 25-10-26
頭條 25-10-25
頭條 25-10-25
頭條 25-10-24
頭條 25-10-24
頭條 25-10-23
頭條 25-10-23
頭條 25-10-22
頭條 25-10-21
頭條 25-10-21
頭條 25-10-21
頭條 25-10-20
頭條 25-10-20
頭條 25-10-20
頭條 25-10-20
頭條 25-10-20
頭條 25-10-19
頭條 25-10-18
頭條 25-10-17
頭條 25-10-17
頭條 25-10-17
頭條 25-10-17
頭條 25-10-16
頭條 25-10-16
頭條 25-10-16
頭條 25-10-16
頭條 25-10-15
頭條 25-10-15
頭條 25-10-15
頭條 25-10-14
頭條 25-10-14
頭條 25-10-13
頭條 25-10-12
頭條 25-10-12
頭條 25-10-11
頭條 25-10-10
頭條 25-09-30
頭條 25-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