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5年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資助的“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已培養1500名優秀鄉村教師。為展示鄉村教師風采,助力鄉村振興,本報特開設“在鄉村教書育人”專欄。
——————————————
從小在鄉村長大的我因為讀書走出了大山,教育改變了我的人生,也讓我決定師范畢業后回家鄉任教。課余時間,我喜歡與孩子一起聊天玩耍,聽聽他們的想法。其中一個學生讓我印象深刻,交談中他說“初中畢業后想去打工,哥哥就在外面打工,他下班后可以玩手機,一個月還有幾千塊錢工資”。孩子的回答令我震驚,打工、玩手機是他最期待的事,他甚至不知道自己還可以讀大學。也正是這個孩子讓我明白,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僅要傳授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在孩子的精神世界打開一扇窗。
從那時起,我鼓勵學生閱讀、寫作,讓閱讀成為他們與世界連接的渠道,開拓他們的視野,讓寫作記錄他們的生活。帶領學生寫作兩年后的2021年,學生杜欣媛的一篇作文甚至改變了當地鄉村面貌。
杜欣媛居住在一個偏僻的山村,一條小溪將村子與外面的世界隔開,如果溪水上漲,水面最寬處有100多米,村民出行成了難題。細心的杜欣媛用深情細膩的筆觸寫下了上學的艱難和對生活的期望。文章《溪邊住著希望》在網上發布后感動了無數人,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關注,半年后一座跨溪大橋建成通車。一篇作文帶來了一座橋,也使全村52戶貧困戶實現了整體脫貧。
4年來,我在學校積極推動“書香校園”建設,把閱讀課納入教學體系,完善了圖書館,還建起閱覽室、班級圖書角,愛讀書的學生越來越多,每次閱讀課學生都早早來到閱覽室門口等待。閱讀開拓了學生的認知視野,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養。今年學校75%的學生就讀普通高中,其他學生也考上了職業高中。
我所在的明溪口鎮芙蓉學校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位,親情體驗不足,沒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需要教師全方位關照。所以,我在電腦里創建了一個名為“我的快樂行動日記”文件夾,記錄自己陪伴學生成長的故事,其中與俊成的交往記錄持續了5年。我與俊成第一次見面他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寒冬臘月不穿棉衣,而是將短袖、長袖、夾克疊穿在一起,下身是洗得發白的褲子和單鞋,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角落里。后來我才知道,貧困的家庭使他不自信,敏感而膽小。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從物質上資助他,便購買了衣物和棉被送給他。與此同時,我對他多加關注,每次從教室路過都透過窗戶看一看他。俊成上課專心,偶爾想回答問題,小手卻欲舉不舉,神情躊躇不安。我意識到俊成還需要精神層面的關心和鼓勵。
一日閑暇,俊成朝宣傳欄走去,我假裝與他不期而遇,聊了起來,表揚他熱愛勞動、心地善良、聽講專心、做事細心。這樣不期而遇的情境我悄悄創設了許多次,漸漸地,我們在一起時他不再低垂著頭,聊天也不再回答“嗯”“唔”,而是有了完整的對話。
那年我休產假后回到學校,俊成遠遠看到我就使勁兒揮手,像見到自己姐姐一樣開心。后來我入戶給他送衣物,他還邀請我參觀村里的圖書角。路上,他一改往常,熱情地與小伙伴打招呼,儼然成了村里的“孩子王”。曾經有前輩對我說,鄉村教育需要更多的是堅持和堅守。如今,我深深體會了這句話的含義。
(作者系湖南省沅陵縣明溪口鎮芙蓉學校教師,入選2021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中國教師報》2023年03月15日第9版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8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7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
頭條 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