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記者從貴陽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南明專場了解到,“十四五”期間,南明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一圈兩場三改”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補齊民生短板的核心舉措,聚焦群眾“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核心需求,系統謀劃、精準發力,推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以來,全區累計劃分27個生活圈,實施各類項目1024個,投入資金超478億元,城市品質與群眾幸福感實現同步提升。
“15分鐘生活圈”讓幸福在家門口升級。南明區堅持規劃引領、功能集成,已完成多數生活圈建設并投入使用。民生服務供給持續優化:養老領域構建“機構+中心+站點”三級服務體系,實現“15分鐘養老服務圈”全覆蓋,創新“醫養結合”模式,獲批全省首家社區護理站(八公里社區護理站),創新醫養模式,形成“醫中帶養、養中有醫”特色;醫療領域完成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標準化建設,醫護人員增長1317人,隊伍持續壯大,15分鐘醫療健康服務圈全面成型,基層診療能力顯著提升;教育領域通過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32所,新增萬余個優質學位,有效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此外,托育服務供給超額完成省市標準,中醫藥服務實現社區全覆蓋,151個文化設施與89個體育項目落地,“路邊音樂會”等文體IP影響力持續擴大,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兩場”建設精準破解民生痛點。停車設施方面,通過盤活閑置空間新建停車場,累計新增停車位19285個,智慧停車樓投用實現智能化存取與繳費,有效緩解了“停車難”問題;農貿市場方面,完成34個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及12個農超市場數字化升級,優化功能分區、豐富商品供給,切實解決了群眾“買菜煩”問題,提升了居民購物體驗與城市宜居度。

“三改”工作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十四五”期間,累計完成250條背街小巷改造,通過融入文化元素打造特色街巷,實現環境品質與通行效率雙提升;實施72個老舊小區及13843戶棚戶區改造,惠及數萬家庭,有效解決了設施老化、居住環境不佳等問題,地下綜合管網改造達1127.59公里,涵蓋管網、安防、文體設施等多個方面,實現了居住環境全方位升級,居民居住條件顯著改善。同時,打造了青云路步行街、曹狀元街區等特色地標,青云路步行街獲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曹狀元街區獲評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下一步,南明區將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把“一圈兩場三改”作為優化城市功能、補足民生欠賬、提升治理效能的關鍵抓手,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嚴作風,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縱深推進,不斷完善老城宜居配套、打造美麗城市空間,全力提升城市承載力、輻射力、引領力。
來源:南明區融媒體中心
頭條 25-11-13
頭條 25-11-13
頭條 25-11-13
頭條 25-11-12
頭條 25-11-12
頭條 25-11-11
頭條 25-11-11
頭條 25-11-11
頭條 25-11-10
頭條 25-11-10
頭條 25-11-10
頭條 25-11-09
頭條 25-11-08
頭條 25-11-07
頭條 25-11-07
頭條 25-11-07
頭條 25-11-05
頭條 25-11-05
頭條 25-11-05
頭條 25-11-04
頭條 25-11-03
頭條 25-11-01
頭條 25-11-01
頭條 25-10-31
頭條 25-10-31
頭條 25-10-30
頭條 25-10-30
頭條 25-10-27
頭條 25-10-26
頭條 25-10-25
頭條 25-10-25
頭條 25-10-24
頭條 25-10-24
頭條 25-10-23
頭條 25-10-23
頭條 25-10-22
頭條 25-10-21
頭條 25-10-21
頭條 25-10-21
頭條 25-10-20
頭條 25-10-20
頭條 25-10-20
頭條 25-10-20
頭條 25-10-20
頭條 25-10-19
頭條 25-10-18
頭條 25-10-17
頭條 25-10-17
頭條 25-10-17
頭條 25-10-17
頭條 25-10-16
頭條 25-10-16
頭條 25-10-16
頭條 25-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