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報道,杭州一所小學新三年級的一個班,兩年換了4個班主任、3個數學老師,家長們都快崩潰了。9月4日下午,焦慮的家長來到學校與校方溝通。“忍不了!每個學期都是代課老師上課,這什么時候是個頭呀?”一位家長有些生氣地表示,學校一定要解決訴求。
隨著二孩政策推行,因老師懷孕生娃,上課老師走馬燈一樣頻繁更換,成為不少家長和學校的心病。報道發表后,迅速引發公眾的強烈共鳴,網友總體上對此保持理性態度——既對家長的焦慮感同身受,也十分理解學校的苦衷。
老師肚子的孩子是孩子,教室里的孩子也是孩子。這兩難之事,需要各方多溝通多理解。
學校應該充分尊重家長的知情權,將更換老師之事及早通知家長,并做好溝通交流。比如,可以召開家委會及早通報并隆重向家長推薦新老師,讓新老師充分展現自己的風采。家校是利益共同體,如果能事先把工作做實做細,家長們一般都會理解支持學校工作,蠻不講理的家長畢竟少之又少。
有些工作需未雨綢繆,從長計議。比如,學校在安排老師課務的時候,就要盡可能考慮到教師的年齡、性別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尤其要精確摸底,充分預估到女教師的懷孕生娃問題。考慮到家長對班主任的更換尤其“感冒”,也可以探索實行“一正一副”的雙班主任制度,盡可能緩解班主任更換的“震動”。有了通盤的統籌安排,相信可以讓很多麻煩消弭于無形。
現在這些辦法看起來更像是“應急”之舉。二孩政策推行以來,學校換老師引發的矛盾屢屢見諸報端。這類事情的癥結到底是在哪里,是學校應該認真思考的;這道難題該怎么破解,是主管部門應該深入研究的。不要讓這類新聞年年出現,新聞變舊聞,舊聞變四季歌,那就不是家長寬容不寬容的問題,而是我們在對待孩子的事上是否真的認真負責、從心出發。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