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評價將成為天津學生升學錄取的重要參考和依據。日前,天津出臺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把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據了解,天津將建立勞動教育信息化評價系統,運用大數據、云平臺、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全面客觀記錄學生課內外勞動過程和結果,開展勞動教育過程監測與紀實評價,建立公示、審核制度。充分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和反饋改進功能,將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這是繼上海、云南、湖北、河北等省市之后,又一個省級地方黨委政府發布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地方性政策文件。筆者認為,建立完善勞動教育評價制度,將勞動評價納入升學錄取的重要參考和依據,是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的有力舉措,也是對教育初心和教育原點的一次回歸,將有力推動勞動教育落地生根。
2020年一項23萬多人次的調查結果表明,超過90%的人認為“勞動教育很有必要”;96.6%的家長對每天安排30分鐘體力勞動表示支持。但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愿意讓孩子原本可以用來學習的時間去勞動?有些家長明確表示“加強勞動教育,既花錢又浪費時間”。真正引導學校、家庭舍得花時間開展勞動教育,還需要充分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和反饋改進功能,特別是要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與學生升學錄取相掛鉤,變學校、家長為了學生升學而占用勞動教育時間為為了保證孩子的升學去保障勞動教育時間的局面。
在發揮評價導向功能的同時,要加大力度宣傳,挖掘勞動教育對包括促進文化知識學習在內的意義和價值,澄清對勞動教育不科學的認知,激發學校、家長和孩子熱愛勞動的內部動機,促進中小學生由被動勞動到自覺勞動轉變。一般認為勞動教育與考試關系弱,導致在應試、升學的考驗面前,學校勞動教育逐漸被邊緣化。事實上適當的勞動教育反而有利于促進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炒一盤好菜的秘訣與準確審題解題的道理應該是相通的,許多勞動體驗中形成的經驗完全可以遷移到文化課的學習中。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以及學會生存是世界公認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勞動素養、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則是這四大支柱的基礎與主干。
一旦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與學生升學錄取相掛鉤,勢必引發學校、家長和社會對相關政策制度是否公平公正等問題的關注。因此,我們要嚴格界定勞動教育的基本內涵,避免勞動教育被泛化。明確勞動教育以體力勞動為主,實施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同時我們既要堅定方向又要循序漸進、及時反饋和總結經驗,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力求做到教育評價手段與機制的客觀公正,以程序優先和程序公正保障和推進事實公正。
(作者系浙江省義烏教育研修院教師)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