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教學改革研討會、集體備課、交叉聽課……從2019年起,廣西開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層級集群結對共建大行動”,全區高校結成14個共建高校群,覆蓋80所高校。
共建以廣西師范大學和廣西大學、南寧師范大學、桂林理工大學等高校組成第一層級,這7所高校又各自吸收若干所本科院校、民辦高校、職業院校組成第二層級共建,往下再由其他高校組成第三層級和若干小組。
共建工作開展以來,14個共建群共組織召開共建協商會51次、教學改革研討會46次、集體備課會47場次,舉辦交叉聽課活動42次、教學觀摩活動55次、學術沙龍活動34場,支援方高校領導帶隊走訪受援高校35次。
“廣西高校馬克思主義學科整體基礎較弱,多層級共建可以凝聚集體智慧,形成協同育人的合力。”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湯志華說。
“通過共建,學科提升明顯,感覺非常受益。”廣西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秦桂秀說。
共建過程中,各高校都拿出“看家本領”,全心全意幫助兄弟院校,抱團推動全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
廣西教育廳組建由20名牽頭高校思政課教學名師、教學能手、優秀教師組成的巡講團,分赴各高校開展思政課示范課巡講62場次,把思政課教育教學的好經驗好做法送上門,受益人數超過5000人次,覆蓋所有思政課專兼職教師。
“通過充電學習,知識與觀念受到一次沖擊和革新。”有20多年思政課教學經驗的桂林旅游學院教授張秋紅對結對共建集體學習仍如饑似渴。一次,聽了全區思政課后她還“物色”到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踐教學法、廣西教育學院的問題教學法等好經驗,私下前去“取經”。
“參加共建也讓我更努力重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理并提升自己,更加理直氣壯地講好思政課。”從教多年的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思政課教師吳絮穎告訴記者,通過參加交流討論、集體備課,自己能接收到新的資訊,每次都收獲很大。
各共建高校通過共享精彩教案、精彩課件、精彩課程、教學資源庫、網絡平臺、教學基地等形式,實現了優質資源互補,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益。
廣西大學向共建高校分享了4本案例式校本教材,指導共建高校根據實際情況修訂案例,并將其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中,受到師生一致好評。廣西民族大學分享“見愛·不見面”系列思政課戰疫小課堂31堂,受益師生超過5萬人次。
同時,針對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短板弱項,廣西突出重點難點開展對口支援,在各層次共建高校群內按“1對1”或“1對2”的原則,安排21所公辦高校對口支援民辦高校(含獨立學院),重點幫助民辦高校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機制和規章制度、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落實教學基本要求等。共建以來,公辦高校通過對口支援,共幫助民辦高校健全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機制23項、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規章制度25項,對民辦高校指派思政課教師或組建專門講師團70人次,參加交流互訪人員超過1000人次,帶動提升了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水平。(記者周仕敏)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