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加快補齊農村辦學條件短板,健全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制,改善鄉村教師待遇”。近日,兩位來自教學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張家口市第一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尤立增、廊坊市第六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何金英,通過視頻連線,做客河北新聞網“2021云通兩會”直播間,就鄉村義務教育如何發展建言獻策。
發展鄉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是短板
“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何金英代表認為,義務教育短板在鄉村,鄉村義務教育短板在教師隊伍。
近年來,我國鄉村義務教育硬件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何金英代表說:“現在到很多鄉村去看,最好的房子就是學校。”但同時她提出自己的擔憂,“一些農村學校學生的人數比較少,教學力量也比較弱。這一現實問題亟待重視和解決。”
“師資力量不足,教師隊伍水平欠缺,都是制約鄉村教育的重要因素。”尤立增代表近年來加大了對鄉村教育的調研,他表示,要提升鄉村教學質量,除了提高鄉村學校教師自身的水平外,更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援,比如對口支援、送教下鄉、師資培訓等。
提升教育信息化應用,讓“云課堂”惠及更多學子
提高鄉村教育水平,還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尤立增代表認為,應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助推優質教育資源更多惠及薄弱學校和農村中小學。
對此,何金英代表表示贊同。她認為,信息化教學可以穿越學校邊界、區域邊界、系統邊界等,不受地域限制,達到資源共享。“目前廊坊市第六中學已與另一所學校采取‘牽手’合作的模式,通過5G網絡和同步課堂平臺,實時互動交流,共同開展知識學習,實現了同上一堂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實現教師共同研修,提升教育質量與辦學水平。”
尤立增代表建議,要因地制宜開展農村地區鄉村教師信息化教學示范培訓,探索名師網絡課堂和遠程協同教研相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培訓改革,提高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到信息化帶來的優質教育資源。(馬南、寧鈺琪)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