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新聞發布會在福州召開,會上發布了《福建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實施方案》,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李迅出席發布會。
《實施方案》規定,將特困救助供養覆蓋的未成年人年齡從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推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在教育救助方面,對在學前教育至普通高等教育階段就學的教育救助對象,采取減免相關費用、發放國家助學金、安排勤工助學崗位、發放就業補助等方式,按分類分檔原則,給予相應的教育救助;實施殘疾學生“四免兩補”(免學雜費、教科書費、作業本費、住宿費,補助生活費、交通費)政策;對具備受教育能力、因殘疾無法到校就讀的義務教育適齡未成年人實施送教上門,“一人一案”制定教育方案。
李迅介紹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省已建立起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涵蓋29個學生資助項目的多元化學生資助體系,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從幼兒園到研究生所有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對教育救助對象采取減免學費、發放國家助學金、安排勤工助學、發放就業補助金等方式,保證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在教育救助機制創新方面,李迅認為:一是明確“一個資助理念”志智并扶,對家庭經濟困難孩子進行教育救助,除了經濟上、生活上給予救助,更注重搭建資助育人載體。二是制定“一套指標體系”科學認定,建立教育救助對象認定量化指標體系,借助線上量化測評,確定救助對象和救助檔次。三是集成“一個智慧系統”精準識別,集成“福建助學”智慧資助云平臺,實現與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信息共享,精準識別特殊學生,“讓信息多跑路、學生少跑腿”。四是鉚定“一個工作目標”應助盡助,形成“助困”“獎優”“引導”相結合的教育救助政策構架。五是引入“一項競爭機制”應貸盡貸,建立多家銀行共同辦理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的良性競爭機制。
據悉,2016年至2020年,福建全省累計資助各類學生585萬人次,財政性資助資金達136億元。其中,2020年資助資金達28.5億元,惠及困難學生103萬人次。5年來福建省助學貸款金額持續攀升,2020年達9.2億元,10萬多名學生受益。(記者 黃星)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