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北京的音樂劇舞臺可謂大戲不斷,就在最近一段時間里,前腳送走了《金牌制作人》《澤西男孩》兩部大劇,隨后跟上的《律政俏佳人》也剛剛在保利劇院落幕。來京的原版引進音樂劇一部接一部,然而并非每部都能賺個盆滿缽溢,其中一些劇目在票房上并未達到預(yù)期。
有趣的是,尚難全盤盈利的市場現(xiàn)狀并未成為音樂劇引進的“攔路虎”,大規(guī)模的引進熱潮仍在繼續(xù):2018年,至少還會有《貓》《亂世佳人》《芝加哥》等6部原版音樂劇來京。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雖然音樂劇在中國的市場前景被廣泛看好,但觀眾的消費習(xí)慣還沒有養(yǎng)成,“放長線釣大魚”的引進方依舊還需在市場培育上下功夫。
并非所有劇目都能大賣
近日,百老匯音樂劇《律政俏佳人》剛剛結(jié)束了在北京的演出。作為引進方的羅盤文化副總經(jīng)理徐海松每天都在劇場中和觀眾一起看演出,關(guān)注觀眾的反應(yīng)。
《律政俏佳人》講述的是一個漂亮女孩的勵志故事,她被男朋友拋棄后奮發(fā)圖強,考上了哈佛大學(xué),最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律師。“《律政俏佳人》中有勵志的女性,舞臺上還有可愛的小狗,劇情貼近都市生活,風(fēng)格非常歡樂。”徐海松說,這是一部風(fēng)格相對新派的百老匯喜劇,引進后他一直期待北京觀眾的反饋。
幾天演出跟下來,徐海松發(fā)現(xiàn),這部劇在中國的落地有些水土不服。豆瓣網(wǎng)上有觀眾評論:“舞臺后方是一個巨大的電影屏幕,上面還有三塊很亮的LED屏,看得有點累。”他自己也發(fā)覺,這部劇劇情上沒有高潮迭起的點,“沒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旋律,看了整場演出,觀眾腦子里沒有一首‘洗腦’歌。”
談到票房,徐海松坦承:“只能做到在單個城市盈利,全國范圍內(nèi)整體盈利比較渺茫。”該劇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這幾個城市反響較好,二三線城市則較弱。本來,羅盤文化打算把《律政俏佳人》帶到更多的二三線城市,但一些城市反饋說“可能接不住”,最終沒有成行。
這并非《律政俏佳人》一部劇的遭遇。剛過去的2017年被認為是音樂劇的“大年”,《保鏢》《魔法壞女巫》等音樂劇接連上演,但從票房情況來看,不少經(jīng)典大戲的票房并未達到預(yù)期。業(yè)內(nèi)人士透露,其中一些劇目從國外引進的版權(quán)費極高,再加上演員的國際旅費及其他費用,折合到每場演出中,平均花費八九十萬元,即便該場票房賣爆也只是100萬元,只能賺個平手,根本談不上盈利。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