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影視劇市場呈現出許多新變化。雖然“流量+IP”的組合很多,但整體上這些作品的口碑并不盡如人意。相反,一些曾被“冷落”的“戲骨”受到了關注,作品反響熱烈。網劇中也出現了許多制作精良的作品。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3名受訪者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65.4%的受訪者認為2017年國產影視劇整體水平提升了,48.0%的受訪者稱贊國產影視劇畫面質量開始向電影看齊,44.8%的受訪者發現國產影視劇更看重好故事、好內容了。不過,也有49.9%的受訪者指出國產影視作品還存在明星“拼盤”、看重“流量”的問題。
受訪者中,00后占1.4%,90后占22.4%,80后占52.5%,70后占17.8%,60后占5.3%。
受訪者最滿意的影視作品類型是現實題材劇
在東北大學讀大四的王珊追看過2017年大熱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和網劇《白夜追兇》等。“我最喜歡《人民的名義》,它不同于一般的反腐劇,角度新穎深刻,不一味說教,演員演技在線,給人驚喜。”王珊認為,2017年國產影視劇的整體水平有很大提升,尤其是網劇的制作水平,“演員演技到位,服裝道具考究,畫面布景精美”。
“《瑯琊榜2》延續了之前的制作水準,畫質精良、構圖考究。”北京某互聯網公司員工張七(化名)追看了2017年的幾部國產劇,他認為網絡自制劇的進步也非常明顯,“尤其是像《白夜追兇》,故事情節和演員演技都非常好”。
調查中,65.4%的受訪者認為2017年國產影視劇整體水平提升了,30.5%的受訪者認為沒有提升,4.1%的受訪者認為下降了。
2017年高口碑或高收視率的劇目,受訪者看過最多的是《人民的名義》(60.9%),其他依次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45.3%)、《我的前半生》(40.9%)、《歡樂頌2》(35.3%)、《那年花開月正圓》(30.7%)、《白夜追兇》(23.5%)、《楚喬傳》(23.1%)、《雞毛飛上天》(22.7%)、《獵場》(22.2%)、《白鹿原》(20.3%)、《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14.9%)、《情滿四合院》(12.1%)和《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9.9%)等。
中國人民大學研一學生鄧家昕觀看了《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和《歡樂頌2》:“《人民的名義》增加了大家對于反腐背后故事的了解?!段业那鞍肷泛苷鎸?,演員也都是實力派,看真正的演員演戲很過癮。”
調查顯示,2017年受訪者最滿意的影視作品類型是現實題材劇(55.2%),接下來是革命歷史題材劇(39.3%)和古裝歷史劇(32.9%),其他依次是青春劇(24.4%)、傳奇玄幻劇(24.3%)、家庭生活劇(20.5%)、行業劇(18.5%)和偶像言情劇(15.0%)。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