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品牌新品發布會上公布,將獨家冠名騰訊視頻《明日之子》第二季,據悉,此次總冠名金額超過2億,創造網綜總冠最高紀錄。2017年《明日之子》第一季招商總金額超過3億,第二季目前預計招商將超過7億,包括對外IP授權、衍生品、音樂版權等在內的IP整體變現預計將超過10億,當之無愧成為最具IP價值的網絡綜藝。
最燃網綜引領年輕人潮流,《明日之子》受97后熱捧
當前,年輕人對于“偶像”的需求日益高漲。《2017偶像經濟專題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顯示,56.1%的90后青年群體會關注娛樂新聞,而00后的微博話題更一半和偶像相關。市場迫切地需要新的偶像,在被韓系偶像統治多年之后,年輕人開始希望看到些不一樣的引領者,個性和特色是偶像市場永恒的需求。
面對已經就位的市場需求,一個爆款選秀節目就是最好的引信。2017年,網絡綜藝接過選秀節目的接力棒,多檔選秀類網絡綜藝上線。回顧過去的一年,騰訊視頻出品的原創綜藝《明日之子》以絕對的數據優勢,引領了“互聯網選秀”元年,成為了這場戰役中“跑的最早、跑的最久、跑的最好”的節目。
根據《2017年微博視頻白皮書》,《明日之子》以41.8億的播放量成為年度冠軍,其中更是有單集破四億的巔峰紀錄。作為一檔選秀節目,能否引發大眾討論至關重要。《明日之子》作為2017年微博話題閱讀量最高的網絡綜藝,以332億的閱讀量,遠遠超過其他節目。此外,這檔節目的觀看人群構成也很值得關注,《明日之子》是選秀節目中擁有16-20歲年齡段觀眾最多的一檔節目,換句話說,《明日之子》在97后群體中有顯著的影響力。97后成長于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中,他們會更需要積極、正能量的偶像陪伴成長,也更愿意為自己的認可買單。面對這群未來的消費主力軍,就不難理解為何《明日之子2》備受商業客戶關注。
選擇權交給粉絲,“明日偶像”已放光芒
選秀節目想要具備長期的生命力必須能對潮流的方向進行預判和引領,最初便以“培養未來的互聯網偶像“為初衷的《明日之子》選對了方向,也找對了方式。目前看來,2018年幾檔節目都相對聚焦于某一領域,只有《明日之子》提供了一個多元文化碰撞的舞臺,以最多樣化的樣本,強調和粉絲之間的強互動,充分把選擇權交給粉絲,讓市場來檢驗選手是否有偶像潛質,所以最終脫穎而出的人選正代表了當代年輕人的喜好,是未來流行趨勢的代表者。
“我們終于等來了一檔能把毛不易這樣的少年選成冠軍的節目。”這是《明日之子》結束后,不少觀眾的評論。這個學護理出身的,毫無選秀經驗,長得也不出眾的男生,憑借一首首能寫到人心坎里的歌,走到了大眾面前。“人設崩塌”是2017年娛樂圈最熱門的詞之一,如果偶像制造模式還依靠過度裝飾而成的人設,必然不能長久。有點喪、有點慫卻絕對真實的毛不易成為冠軍,恰恰反映了大眾內心的聲音。《明日之子》第二季會持續提供多元文化碰撞的舞臺,把選擇權充分交給粉絲,選出2018年最受年輕人歡迎的最強廠牌,反映青年文化的最新潮流。
第一季選手的賽后發展也證實了《明日之子》的長尾效應。比賽結束后,各位廠牌選手們已經開始了全國的發展,在影視劇、影視音樂上的項目也陸續發力。毛不易既演唱了《無問西東》、迪士尼電影《尋夢環游記》《臥底巨星》等電影的主題曲或推廣曲,又參與了《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王牌對王牌》等多檔節目錄制。此外,在《2017年微博視頻白皮書》中,毛不易獲得了網絡CALL力粉絲團能量榜冠軍,毛不易全球粉絲后援會則獲得了最強CALL力粉絲團稱號。在網絡人氣男藝人的排行榜上,毛不易僅次于易烊千璽和潘瑋柏,位列第三。
《明日之子》的其他選手也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開拓了一片新天地,馬伯騫獲得時尚界的青睞,趙天宇參與《至愛梵高》的配音,周震南為《戀愛先生》演唱插曲等等,這些選手多元化的發展前景正是《明日之子》讓多元文化碰撞的結果。此外,在前三名的年度網絡人氣CP中,《明日之子》就貢獻了兩組,趙天宇孟子坤的“天子CP”和馬伯騫周震南的“簽證CP”。在偶像類節目中,選手的長尾價值才是體現一檔節目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從目前的各類數據看來,《明日之子》無疑是同類型節目中最為成功的。
創造力驅動內容生產,騰訊視頻綜藝多維切中用戶需求
《明日之子》第一季的良好數據,與其背后的平臺方騰訊視頻密不可分,而除了這檔節目以外,騰訊視頻也全面布局其他各種類型的綜藝,從用戶的需求出發,多維度切入并引領青年文化。據《2017年微博視頻白皮書》顯示,憑借源源不斷的創造力,騰訊視頻綜藝平臺的節目,承包了2017年八成的月度流量冠軍。在各類榜單中,騰訊視頻網綜都位居首位,總數量占比也多超過6成。
在這其中,《明日之子》開啟互聯網選秀元年,《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帶動脫口秀全面崛起,《王者出擊》用模式創新打破圈層……在各個年齡層、各個區域的用戶群體中,均有核心節目拔得頭籌。
最近幾年,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已經一次又一次打破了人們的固有認知和預期,在互聯網和社交平臺的催化下,大眾的喜好變化飛快,迎合受眾現有的喜好已經不足以引領行業和大眾文化。想要真正捕捉用戶多變的口味,更需要方法論層面的創新。《明日之子》透露出騰訊視頻敢于打破常規的創造力,讓不同類型的文化在由觀眾組成的場域中盡情對撞,進而誕生出立足于現在,引領未來的文化和偶像。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