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億,今年這個“拼口碑”的清明檔又創造了新的紀錄。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8年清明檔(4月5日-4月7日),影市三天合共收獲6.78億票房,這個成績比去年同期多了1億。同時檔期內冠軍《頭號玩家》也打破了《美國隊長2》保持的清明節單片票房紀錄,如今,該片在中國的票房即將突破10億元,中國票房也超過了北美,成為這部科幻片在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場?;叵?013年,一向存在感不高的中小型檔期清明檔僅有2.8億的收成,到如今逼近7億。數字背后又有哪些檔期現象,如何理解單片勝利對檔期的影響,如何看待檔期內的影片類型之戰,新京報獨家解析市場現象,專訪業內人士一同探討。
A 檔期概覽
從2.8億到6.7億 清明不再是小檔期
以往春節檔結束后的兩個月都是大盤比較冷清的時期。在五一檔來臨之前,清明檔也作為一個擁有三天“小長假”的檔期,漸漸成為不可忽略的“群雄割據”期。歷年來該檔期都以中小成本影片為主,隨著觀眾的觀影消費習慣慢慢擴大,電影市場容量高速擴張,清明檔的票房產出能力也日漸攀升。從2013年僅僅產出2.8億的票房,到今年已經突破6億、逼近7億。2016年之前清明檔的票房增速最高甚至達到40%,2016年開始整體增速放緩,都在五六億之間徘徊,尤其是去年,除去服務費清明檔期內票房甚至出現了下跌的趨勢,今年,由于《頭號玩家》的高口碑推助和觀眾觀影熱情不減,影片保持絕對優勢一天收割一億多票房,清明節當天電影大盤達到2.78億,比去年清明節(同期1.59億)當天同比增長75%,創下清明節大盤新歷史紀錄。
B 當下直擊
《頭號玩家》單片勝利成“頭號贏家”
除了三月底上映的斯皮爾伯格大片《頭號玩家》,今年清明檔一共上映7部新片,其中包括犯罪懸疑片《暴烈無聲》、印度電影《起跑線》、文藝片《清水里的刀子》、愛情喜劇片《奇葩朵朵》、動畫電影《貓與桃花源》以及《冰雪女王3:火與冰》,還有4月6日上映的存在感并不高的劇情片《達拉的青春》。整體來看清明檔上映的影片體量不大,但類型多元,整體口碑也不錯。4月4日,《清水里的刀子》、《起跑線》、《暴烈無聲》、《奇葩朵朵》同日開畫,新片的總排片比率達到43%,其中《暴烈無聲》和《起跑線》的排片占比都超過15%,但首日前者遺憾未能突破千萬票房,《起跑線》則憑借第二高的上座率斬獲超過兩千萬票房。
整體來說,上映的新片在檔期內的表現都“不溫不火”,而《頭號玩家》無疑成為其他影片所不能匹敵的“頭號贏家”,每日排片率都超過30%,三天合共收割3.8億票房,整整占了檔期總票房的一半多。對于中小檔期而言,單片的票房勝利往往可以影響到一個檔期的整體實力,票房分析師羅天文告訴新京報記者,“《頭號玩家》一方面基于有大制作加持、有固定的市場體量,另外口碑屬性和商業大片的性質都在持續發酵,這部影片還可能持續創造紀錄,目前突破15億基本上是囊中之物。”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