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業投資機遇不斷顯現,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增加,“走出去”步伐加快。在今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多國產業園區復蘇等利好支撐下,中企在加強風險防控基礎上,宜加快在新能源儲能、加工制造業等領域的投資布局。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870.6億元,同比增長2.3%(折合446億美元,同比增長3%)。其中,流向批發和零售業投資80.8億美元,同比增長20.8%,流向建筑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等領域的投資也呈增長態勢。
當前,我國在綠色發展、工業化轉型、數字經濟等領域與多國加強務實合作,為全球發展注入新動力。與此同時,全球經濟活動整體正在向依靠新能源、數字化深度轉型。
北京大學國際組織與國際公共政策系副主任雷少華認為,我國企業在國際合作中的新產業領域大有可為,具體圍繞在幾個方面:促進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基礎設施,可再生新能源和相關儲能設備。中企需要圍繞這些產業來拓展自己的領域,抓住新的機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直接投資研究中心主任盧進勇表示,在正視挑戰和風險的基礎上,中企應抓住未來海外投資機遇,包括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周期、RCEP政策利好、發展中國家加工制造業和基礎設施領域待興等。
另外,在RCEP生效和成員國產業園區力求發展的利好疊加下,東盟國家期待加強與中國企業在當地的產業對接合作。
印尼卡拉旺產業園方面表示,RCEP將為基建企業參與印尼相關項目計劃帶來更多機會。近年來,印尼數字經濟出現井噴式發展,中資企業在電子商務方面的成功經驗能夠使其加速融入印尼市場。另外,印尼擁有全球24%的鎳礦資源,為與外資共同發展新能源產業奠定了基礎。
中馬商會傳媒與戰略溝通部主任、聯成投資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朱國倫表示,隨著RCEP生效,亞洲的經濟地位備受矚目,在數字經濟應用、留學等服務貿易領域,中國企業大有可為。
業界人士也提醒,在產業機遇顯現的同時,中企對外投資也要注重風險防控。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7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6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5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
頭條 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