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人民銀行7月11日發布的數據,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81萬億元,同比多增6867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7萬億元。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個和2.8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表示,6月金融數據整體超出市場預期,表明隨著各項穩增長一攬子政策落地實施,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信貸有效需求有所回升。
從總量看,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81萬億元,環比多增9200億元,同比亦多增6867億元,表明當月企業貸款投放力度進一步加大。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受季末沖量影響,6月貸款環比多增屬季節性現象,但同比多增近7000億元,表明在近期“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的總量功能正在充分發揮。
在人民幣貸款總量增加的同時,貸款結構也顯現出積極的變化。6月短期貸款合計新增1.20萬億元,同比多增2646億元;中長期貸款合計新增1.87萬億元,環比大幅增加1.21萬億元,同比多增5141億元。“短期與中長期貸款占新增貸款的比重分別為43%和66%,而上月分別為61%和35%,6月信貸結構明顯改善。”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
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更加明顯。6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21萬億元,環比多增6816億元,同比多增7525億元,繼續成為信貸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結構上,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增加1.45萬億元,環比大幅多增8949億元,同比大幅多增6130億元,溫彬表示,6月穩增長配套政策應出盡出,基建融資力度強化以及全面復工復產后重大項目趕超性復工和加速上馬等,均推動企業中長期貸款回升至高位。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也表示,6月對公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增長明顯,或說明企業信貸有效需求已經走出低谷。
6月新增社融5.17萬億元,環比多增2.38萬億元,同比多增1.47萬億元,提振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較5月末加快0.3個百分點至10.8%,為去年下半年以來最快增速。王青表示,從分項看,6月社融環比、同比大幅多增主要受投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政府債券融資和表外票據融資三項拉動。其中,由于相關部門要求今年新增專項債須于6月底前“基本發完”,6月新增專項債發行量突破萬億元,帶動當月政府債券融資環比多增5602億元。
6月末,M2同比增長11.4%,增速亦創下2016年以來新高。溫彬分析稱,M2增速維持高位背后有三個原因。一是“穩增長”背景下流動性水平充裕,信貸投放加快。4月以來,在全面降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發力等因素影響下,市場流動性一直處于較為充裕的狀態,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貨幣派生效應增強;二是財政支出加快。6月財政存款減少4367億元,同比多減365億元,銀行體系流動性增加。三是非標融資壓降放緩。
溫彬表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發揮好助企紓困政策效應,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全力支持實體經濟。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