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暖冬國家標準,得到1951年以來全國性暖冬年份。可以看到,偏暖年份并非都是暖冬年,而暖冬年氣溫距平也并非全比平均值偏高。比如2013年到2018年的6個冬季氣溫距平都為正值,但只有2013冬、2014冬和2016冬是暖冬;而1972年冬季氣溫距平與現在的平均值相比是負距平,但與當年使用的平均值相比是很明顯的正距平,這樣的差異是由于氣候變暖導致不同階段的氣溫平均值升高的緣故。
我國全國性暖冬基本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1951年以來共出現20個全國性暖冬,其中有18個出現在1985年之后。可以看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國暖冬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
暖冬年,冬天就不會冷嗎
很多人認為,都是暖冬了,就不應該冷了。其實這是公眾的一個誤區。暖冬是一個氣候學的概念,即使在暖冬年中也會有階段性的冷。暖冬年,天氣過程的變化周期依然明顯,也會出現強冷空氣過程,比如1-2天內,最高氣溫從20℃降到10℃和從10℃降到0℃,人體的感覺都是很明顯的。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冬季和1998年冬季是我國有完整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兩個冬季,這兩個冬季內,全國平均氣溫在大部分時間都比常年平均值高,但也都有明顯的氣溫波動和氣溫明顯低的階段。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