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文化經營單位恢復開放疫情防控需要,6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將修訂調整后的《娛樂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和《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對外公布,并提出消費者在KTV、網吧等場所的娛樂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等要求。
在文旅部此次修訂調整的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中,實施預約限流是重要提及的方面,無論是娛樂場所還是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均多次對此進行提示。
其中,《娛樂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中提出,娛樂場所應當采取預約消費、錯峰入場等措施,對消費者進行限流限量。歌舞娛樂場所接納消費者人數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50%,每個包間接納消費者人數也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50%(建議在包間門口明示限額人數);游藝娛樂場所接納消費者人數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50%。消費者娛樂時間不超過2小時。
與此同時,《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也提出應預約消費、錯峰入場等措施,并規定了與娛樂場所相同的人數限定比例以及消費時間。而與娛樂場所的規定有所不同的是,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還提出了間隔就坐等措施,以限制上網人流。
以上文件的發布,意味著KTV、網吧等場所在現階段的經營將會受到一定限制。對此,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京成表示,娛樂消費時間以及對人數的限制是為了降低疫情風險,雖然當下不能超過規定的比例,但這是一個有序復工的過程,未來會隨著疫情的平穩逐步放開。
眾所周知,KTV和網吧均是人們在娛樂消費中的主要選擇,尤其是近年來在推動夜經濟的發展浪潮中,KTV和網吧也成為人們刷夜的重要場所。隨著消費娛樂時間有了明確的規定,這也令在以上場所的刷夜暫時成為了歷史,并對經營者提出了挑戰。
張京成認為,KTV和網吧往往是年輕人長時間停留甚至通宵的場所,對于消費者而言,需要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來適應這一新規。當然,新的消費習慣也會影響商家的經營。此外,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也表示,對于經營時間的限制會影響到娛樂場所的經營狀況,短時間內的經營效果可能不會太好。
在面對整個市場環境發展趨勢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是,今年以來,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多個KTV、網吧均曾一度暫停營業,且部分省市的KTV、網吧至今尚未重新打開大門,這也給經營者們帶來了損失。據王先生透露,自己所經營的KTV在停業期間大約每月虧損約20萬元,主要為房租產生的成本。
為了能夠緩解自身的經營壓力,經營者們也在采取不同措施來獲得相關收入。其中,部分KTV選擇開放店內的餐飲業務,在店內制作外賣并銷售,而部分網吧則推出了對外出租電腦、硬盤、配件的服務,甚至為了獲得訂單而免費送貨上門。然而,以上收入相較于停止營業所帶來的損失,仍只能抵消其中的一部分。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