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河財立方 記者 李錚】宇通商用車交出最新成績單。2023年1月11日,記者從宇通集團獲悉,2022年,宇通集團商用車整體銷量37808輛,其中新能源中重卡、輕卡整體增幅136.2%,新能源礦用裝備增幅154.3%,穩居行業第一梯隊。氫燃料商用車全年銷售835輛,累計銷售1223輛,累計運營超4800萬公里,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居行業第一。2022年宇通新能源環衛車輛市場占有率29.3%,蟬聯行業第一。這個成績讓宇通邁向一流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的目標愈發清晰。
對于希望通過轉型完成新賽道超車的宇通而言,此成績的意義不同以往。在去年7月宇通新能源商用車基地項目開工儀式上,相關負責人特別提出,將長遠目光放于新能源重卡、中卡、輕卡在內的商用車賽道。以項目建設為契機,爭取抓住城市電動化窗口期,加速打造一個有競爭力且自主可控的新能源商用車集團。關于此次轉型,宇通強調其在新能源技術及產業方面的先發優勢,并表示,宇通在新能源客車研發、生產、制造領域具有深厚技術積累,將助力其新能源全系產品在未來取得成功。
從大環境來看,新能源在中國的發展比想象中更快。面對大勢,與轉型的決心相比,供應鏈、產業鏈、技術儲備等資源不平衡不匹配成為眾多企業轉型的障礙。但對于宇通而言,以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為代表的三鏈耦合協同,是其全力邁向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的重要抓手。
在創新鏈上,宇通已經掌握了新能源三電、自動駕駛核心技術,擁有全系商用車生產資質。在價值鏈上,宇通從洞察用戶需求出發,對研發設計、車輛選材、生產制造、質量驗證、售后服務等影響車輛全生命周期運營的環節進行改善提升,以“可靠、高效、引領”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不斷聚合價值,推動商用車全系產品的進階。在產業鏈上,宇通將新能源重、中、輕卡等整車制造,新能源車橋等關鍵零部件,以及新能源商用車研發中心等產業鏈一次性布局規劃到位。
深厚的積淀,讓宇通在新能源卡車業界,再次有了突破。特別是在2022年5月工信部發布的第356批新車公告中,宇通上榜三款電動重卡牽引車,包括兩款換電車型和一款純電車型,其中純電牽引車和一款換電牽引車的最高功率均達到450kW(約612馬力),領銜新能源商用車進入600馬力時代。
數據顯示,2022年海外新能源市場迅猛發展,以此為突破,新能源商用車解決方案落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智能網聯車輛累計運營超200萬公里,運送旅客100萬人次。
宇通也在譜寫著自己的“出海”新答卷。在剛剛結束的萬眾矚目的卡塔爾頂級足球賽事上,888輛宇通純電動客車成為賽場外的焦點。這是新能源客車首次作為主力服務該類賽事,也是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中首次大批量引入中國新能源客車,宇通自此開啟了國際大型賽事活動交通服務保障用車新能源化的新篇章。
事實上,宇通在海外市場也布局已久。多年前,宇通創造性地憑借宇通模式幫助其在南美乃至全球市場實現突破。其間,宇通針對不同的市場環境和客戶特點,制定適應市場、適應客戶的銷售策略、產品策略、服務配件保障模式和管理方法,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以此樹立良好的宇通國際品牌形象,宇通也由此實現從“制造型+銷售產品”企業向“制造服務型+解決方案”企業轉型,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由產品輸出走向技術輸出的典范,也讓企業新能源時代的海外業務再進一步有了強有力的支撐。
責編:陳玉堯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1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
頭條 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