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闊別上本六年,海派連臺本戲《七俠五義》下本在老戲迷的 " 催更 " 下昨晚于天蟾逸夫舞臺首演。" 連臺本戲是老一輩演員演出劇目的重要一環,如今年輕人參與進來,對海派京劇的傳承非常重要。" 作為 80 年代《七俠五義》劇組的主創,導演陳金山對記者說道。下本的劇情緊接上本," 五鼠 " 與新出場的巡按顏查散以及沈仲元、智化、艾虎等俠客將與襄陽王為首的反派陣營展開激烈的正邪較量。
《七俠五義》改編自長篇古典小說《三俠五義》,1957 年首演后風靡上海灘,頭本一連演了三個季度。2017 年 11 月,上京將暌違舞臺 60 年的連臺本戲《七俠五義》上本再次搬上舞臺,得到了業內外廣泛關注。去年年底,劇院再次組建強大的創作團隊創排下本,歷經延期、再次開排,下本終于與觀眾見面。相比上本,下本的出場人物更多,群戲跌宕起伏,有令人應接不暇的大段驚險武戲,也不乏展示江湖生活情趣的文戲。
" 從小時候我就有一個英雄俠客夢,非常珍惜這次機會。" 劇中 " 白玉堂 " 的扮演者郝帥表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白玉堂,他身上的驕傲和赤誠是少年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縮影。" 首次參演連臺本戲的他此次不僅要展現繁重的武戲技巧,還要承擔起特別設計的唱段。他在劇中將邊唱邊舞,結合三探沖霄樓的情節先后展示茹派、蓋派兩套動靜結合的 " 走邊 " 以及驚險的群戲打斗。傳承中亦有創新,郝帥還親自參與設計了幾段精彩的 " 槍花 ",進一步凸顯人物武藝超群的形象。
在下本中,各行當演員盡展風采,由武丑郝杰帶來的一場 " 寒泉撈印 " 博得滿堂彩,他將水底與惡蛟纏斗的舞蹈演繹得極具韻律感,融入了大量武丑技巧;武旦馮蘊飾演的反派 " 鄧麗姑 " 詭計多端、身形矯健,有踢槍等一系列精彩的出手展示;花旦楊揚突破行當界限飾演了潑辣爽朗的 " 七奶奶 "," 吃魚結義 " 一場的大段念白十分考驗角色駕馭能力。
白玉堂初探沖霄樓的大型吊橋、鄧麗姑刺殺顏查散出現的 " 飛人 " 場面、蔣平撈印一場中暗流洶涌的寒泉水面……下本中設計精妙的舞臺機關布景令觀眾目不暇接,而這也是海派連臺本戲的一大特點。據了解,下本的舞美設計風格延續上本,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現代審美和新舞臺技術進行優化和創新,舞美裝置總量要比上本更豐富、更精良。
作為海派連臺本戲,《七俠五義》不僅有氣勢恢宏的群武戲,文戲的唱腔設計亦別具一格,唱腔整理金國賢也是 80 年代就參與創作的資深主創,他力求在前輩藝術家的創作基礎上體現 " 守正創新 "。全劇唱腔結合每個人物心理活動進行創作,特別為馬叟、馬銓父子編排了具有麒派特色的唱腔,唱詞雖不多,但極具感染力。以展示武戲技巧為主的白玉堂也有流水板、快板、散板組成的個性唱段。
與此同時,劇中 " 顏查散 " 的飾演者傅希如首次嘗試整理了個人全部唱腔。他曾在上本中飾演白玉堂,此次則以展示文戲唱功為主,角色唱段涵蓋西皮的原板、快板、導板等多種板式、調式。" 行轅夜話 " 一場,顏查散眼看襄陽王魚肉鄉里又難以扳倒,通過一大段成套二黃唱腔細膩展現了人物愁悶心理,后一段 " 二黃快三眼 " 傾訴衷腸,大氣、誠懇的唱腔使對他心存芥蒂的白玉堂豁然開朗,也更堅定了兩人攜手除奸的信念。
作者:王筱麗
編輯:王彥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6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5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