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在布達佩斯舉行了第六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但在歐洲媒體上卻鮮有反應,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歐元首次在紐約亮相時美國媒體的集體噤聲。這種沉默恰恰體現了歐盟的緊張心態。中國利用歐元危機提高在歐洲的地位,而歐盟的建設卻陷入停滯,并沒有做好應對全球化挑戰的準備。
西班牙12月11日,在歷次會晤中,此次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次。歐盟11個東歐成員國悉數到場,此外還有5個巴爾干國家出席會晤。中國在此次會晤中表示承諾將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30萬歐元,其中包括在布拉格和布達佩斯之間修建一條高鐵。
報道稱,歐盟陷入停滯的情況由來已久,德國爆發政治危機更加劇了這一態勢。在歐盟陷入癱瘓的背景下,布魯塞爾和柏林非常擔憂歐盟留下的空間被旁人占據。一位歐洲外交人士宣稱,不僅是布魯塞爾,很多成員國也“深感擔憂”。歐洲議會歐洲人民黨黨團主席曼弗雷德·韋伯竟呼吁歐盟對北京采取更加強硬的態度,同時建立一條共同戰線。不過這一構想不但對東歐,對整個歐洲而言都越來越虛無縹緲。
作為對這種緊張情緒的回應,匈牙利總理維克托·歐爾班高度贊揚“16+1合作”,話鋒直指布魯塞爾和柏林。他說,中東歐國家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視為一種新的全球化模式,這種模式不會將世界分為老師和學生,而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互利互惠的基礎上。
報道稱,在布魯塞爾和柏林強迫希臘接受緊縮政策的同時,中國卻已經投資于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中國正致力于在全世界廣結貿易聯盟。
報道稱,在世界地緣政治和經濟局勢的新舞臺,傳統主角和新興主角是否能夠達成一致,而非邁向沖突,目前依然有待觀察。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在朝著多極化演化的過程中,歐洲顯得非常被動。布達佩斯會晤之所以會導致柏林和布魯塞爾神經緊張,正是因為這仿佛就是一個清晰的提示:歷史正在懲罰遲到者。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