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未來五年,巍巍大中華,蝶變黃河岸,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可期。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下,“美麗河南”的圖景如何描繪?河南文化爆紅“出圈”,將不斷輸出怎樣的新驚喜?牛年春晚多次提到鄭州東站,河南的大樞紐們將為交通動脈注入怎樣的新鮮活力……
即日起,河南商報推出2021全國兩會特別策劃——《請回答,“十四五”》,和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主管部門、業內人士一起,“預見”未來。
你好,“十四五”,請回答。
去年,黃河岸邊的南裹頭人氣急升。人們在此覽黃河美景、逛灘地公園……它成了新晉網紅“打卡地”。“美顏”的南裹頭,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十四五”期間,我省的大河大山大平原怎么美出新高度,我省如何打造生態強省、美麗河南?
展望“十四五”,河南有啥大動作?
3月1日,黃河南岸的南裹頭,游客絡繹不絕。
遠眺四周,河道和灘涂盡收眼底,生態林郁郁蔥蔥,隨處可見的濕地,翩翩起落的鳥兒,“萬類霜天競自由”。
南裹頭被稱為觀賞黃河風景最開闊的去處之一,但曾經,周邊違建“遍地開花”,植被萎縮,無證“農家樂”“漁家樂”傾倒大量垃圾……
黃河沿線,類似變化比比皆是,它們也成了我省生態環境提升的縮影。
根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我省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書寫新時代美麗河南的壯美畫卷。
比如,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完善“一帶三屏三廊多點”生態保護格局,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中走在前列;加快建設森林河南,增強山地生態屏障功能,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化水污染綜合治理,保障土壤環境安全、城鄉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等。
就如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建設美麗河南,省生態環境廳也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打好藍天保衛戰,深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機構,在控塵、控煤、控車、控油、控燒、控排、控煙、控煙花爆竹等方面進行努力。
建設美麗河南,代表委員有啥金點子?
啟動建設鄭州黃河中央濕地公園,開展生態休閑旅游建設
今年參加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綠色中原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豐強準備提出三條建議。
宋豐強介紹,目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已發布,建議盡快出臺符合發展實際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細則》,吸收國內不同領域的知名專家,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具有國際高端水平的細則方案,更好地指導各地開展工作。
對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宋豐強建議,統籌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庫,在數字科技、生態農業、文化旅游等領域,分步驟規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狀,建立重大項目動態調整機制。
對于一些重點項目,他建議和國家級戰略做好銜接,“依據河南‘十四五’規劃和2021年年度重點任務安排,適時啟動鄭州黃河中央濕地公園建設,將其納入鄭州黃河生態帶建設項目統籌考慮,核心內容是依托鄭州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開展生態休閑旅游建設”。
依托山川大河打造生態示范工程,吸引省內外游客
扎根南太行,全國人大代表、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對建設美麗河南也有切身的感受。今年參加全國兩會,裴春亮準備提出的建議是:發揮好我省的山川生態屏障作用,加快建設生態強省。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根據我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我省要在大河大山大平原保護治理上實現更大進展。來自省自然資源廳的消息,我省接下來要筑牢三屏(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四帶(黃河、淮河、南水北調中線、大運河)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格局,還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
裴春亮對此很振奮,“經過一系列治理提升,在山川平原中,我省將打造一大批影響力大、叫得響的生態示范工程,讓這些生態示范區成為省內外游客神往的地方,成為河南亮麗的名片。”
在大都市、風景區周邊或沿主要交通線路,打造有特色的美麗鄉村
今年全國兩會,圍繞建設美麗河南,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新鄉市糖業煙酒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買世蕊準備提出的建議是:分層分類加快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買世蕊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她日常調研發現,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我省農村生態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鄉村居民享受到了生態環境改善的紅利。接下來,美麗鄉村建設應更加突出特色。買世蕊建議,首先要加強規劃,高標準規劃引領,既參考優秀地區經驗,又體現當地特色。比如一些鄉村有大量古建筑,或有地貌優勢,或保留有大量民俗文化,都可以因地制宜地打造,形成IP。
她還提到,可以參考鄭州等地區的探索模式,在大都市、風景區周邊,打造美麗鄉村組團,或沿著主要交通線路,打造美麗鄉村旅游帶,將美麗生態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通過以獎代補、購買服務等,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
多年來的生態建設之路,讓不少代表委員有個明顯的感受:整體看,社會資本投入積極性還需要進一步激發。
買世蕊提到,我省正在對黃河下游灘區綜合提升治理,除國家層面盡快出臺發展綱要,指導各地在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外,還可以設立專項資金,對行動快的、做得好的地區、企業等多獎勵,以獎代補,發揮杠桿作用。
對于我省森林生態建設,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泡桐研究所所長范國強高度關注。他介紹,近年來,部分地方林業部門由于森林撫育任務重、質量要求高、補助低等原因,有懈怠畏難情緒,“建議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大力培育森林生態建設方面的專業隊伍(企業)等,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
范國強和買世蕊都建議,可以通過預算投入、基金、補貼、PPP等多種形式,有效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生態產業,還可以設立綠色金融平臺,政府部門、銀行與企業之間做好銜接,讓市場在自然生態資源配置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加速生態環保全民共治大格局形成。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陳朋沖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