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7日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經省政府同意,該廳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的通知》,對耕地占補平衡作出新規定,全面規范補充耕地項目管理和后期監管,切實做到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
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必須嚴格落實“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先補后占”的要求。也就是說,占用耕地搞建設,占多少畝要補多少畝、占用優良耕地要補優良耕地并且是先補后占,沒有土地指標占用耕地是違法行為。
據了解,我省建立了以縣級平衡為主、市級調劑為輔、省級統籌為補充的“三位一體”補充耕地統籌機制,全省連續20年保持耕地占補平衡。但是,一些地方存在部分補充耕地選址不規范、實施不到位等問題。規范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護田保糧勢在必行。
這次新規,為補充耕地項目設置了6道關卡。
——合理劃定耕地后備資源范圍。我省將科學分析評價各地后備資源潛力,由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逐地塊論證土壤與開發條件,合理劃定可開發的耕地后備資源范圍。
——加強補充耕地選址論證。嚴禁在生態紅線內、自然保護地范圍內、河道保護范圍內、大于25度坡、嚴重沙化土地以及法律、法規禁止開發的區域內開墾耕地。對于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廢棄宅基地、閑置建設用地和工礦用地復墾等途徑入庫的新增耕地,也要符合上述選址要求。
——規范補充耕地立項備案。各省轄市及省直管縣(市)批準補充耕地立項后,要將補充耕地批復文件和拐點坐標上傳省自然資源廳備案。符合要求的,方可開展項目實施工作。
——嚴格核定補充耕地指標入庫。項目按程序驗收后,將新增耕地錄入耕地占補平衡動態監管系統。省自然資源廳將對擬入庫補充耕地全面開展檢查核查,嚴格執行三個100%(對擬入庫補充耕地逐地塊進行100%內業比對,對內業比對存在疑問的地塊進行100%實地檢查,對新增耕地質量高出周邊1等以上的進行100%復核)和實地抽查核查簽字背書制度。
——健全補充耕地后期管護制度。各地應將補充的新增耕地作為耕地中的特殊地塊,嚴格落實管護資金和管護責任,實行特殊的保護措施,并接受社會監督。
——強化補充耕地入庫后監管。各地要將新增耕地利用情況納入“一網兩長”監管范圍。省自然資源廳將利用“智慧耕地”平臺和最新遙感監測數據,每季度對已入庫的補充耕地進行全程監管,對發現疑似有撂荒、種植林木、建設占用等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的,及時推送地方限期整改,確保補充耕地必須種植糧食作物。
這次新規還改進了補充耕地指標省級統籌。省級統籌補充耕地指標原則上優先保障鐵路、高速公路、重點水利工程等省級以上重點項目建設。(河南日報記者 李運海)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