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萌生。動物們也忙著筑巢壘窩,迎接新生命的誕生。
棲息在羅山縣的國寶級鳥兒朱鹮也忙碌起來。有著鳥中“東方寶石”之稱的朱鹮,性格溫順,被民間視為吉祥的象征,也稱為“吉祥之鳥”。一身羽毛潔白如雪,兩個翅膀的下側和圓形尾羽的一部分呈朱紅色,顯得淡雅而美麗。
而今,它們的羽毛漸漸變成鉛灰色,預示著新生命的孕育正在進行。
4月7日一早,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朱鹮監測人員同往常一樣,備齊望遠鏡、GPS、照相機等監測設備,趕往靈山鎮的一處朱鹮巢址。自3月下旬發現該巢后,他們每天進行動態監測,對巢區進行防護和封控隔離,避免其受到人為干擾和天敵傷害。
每年的1月至5月為朱鹮繁殖期。去冬今春平均溫度偏高,我省野外朱鹮提前開始配對營巢。它們一般會把家安在距地面十多米的大樹上。
保護區朱鹮繁育站副站長蔡德靖介紹,朱鹮奉行一夫一妻制,對愛情非常忠貞。如果愛人遇到意外,“再婚”時也只會向單身的朱鹮發出求愛信息,不會充當“第三者”。
“已經監測到有幼鳥破殼,但它們都被朱鹮媽媽‘抱’在懷里,偶爾才把小小的頭露出來。”蔡德靖說。截至目前,野外已發現52只朱鹮配對,24對朱鹮筑巢產卵孵化,數量較往年有所增加。
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國內首個朱鹮遷地保護地,自2007年引入朱鹮以來,人工繁育和自然繁殖都取得顯著成績,朱鹮野生種群發展勢頭強勁,野外連續多年發現多對朱鹮孵出四胞胎。截至2020年年底,共人工繁育朱鹮250多只,野外放飛100只,自然繁育成功160多只,野外達200多只的種群規模。
保護區朱鹮繁育站工程師黃治學認為,這表明朱鹮完全適應當地優良的生態環境,朱鹮已成為河南省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河南日報記者 陳慧 河南日報通訊員 祝文平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