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下發《關于妥善解決人工繁育鸚鵡有關問題的函》。該函要求我省林業局對包括費氏牡丹鸚鵡在內的四類人工養殖鸚鵡進行標識管理試點,對符合條件并自愿的養殖戶盡快核發管理證件。
河南也是全國首個試點省份。進行標識管理試點后,將簡化養殖戶每次出售都需要行政許可批準。5月6日,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林草局函件要求,省林業局正在研究制定具體執行規定,并征集養殖戶、業界專家等意見建議,試點準備工作就緒后將向社會公布。
函件中提到,對于我國沒有野外自然分布、人工繁育的費氏牡丹鸚鵡、紫腹吸蜜鸚鵡、綠頰錐尾鸚鵡、和尚鸚鵡等四類鸚鵡開展專用標識管理試點。在養殖戶自愿的前提下,可對人工養殖的、來源合法的上述四類鸚鵡,加載專用標識,憑標識銷售、運輸。
據悉,商丘人工繁殖鸚鵡已有30多年歷史,其中,費氏牡丹鸚鵡在商丘的出欄量占全國九成。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江蘇、江西等地公安部門陸續查獲多起買賣費氏牡丹鸚鵡案件,認定為非法銷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溯源到商丘,有養殖戶被追究刑事責任。
近日,持續3年的“江西鸚鵡案”重審維持緩刑判決,同時認定買賣人工繁育鸚鵡不犯罪。這是全國首個把收購、銷售人工繁育鸚鵡認定為無罪的判決,具有重大意義。
河南省鳥類學會理事長、鄭州師范學院生物學教授李長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能否人工繁育和買賣鸚鵡的大前提是,“是否屬于差別監管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經過幾代人工繁殖的費氏牡丹鸚鵡已完全屬于差別監管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范疇。試點開展后,還應加強監管,為養殖戶辦理有效審批手續,在鸚鵡身上加載腳環等專用標識,實現追根溯源。不管是人工繁育還是作為寵物,鸚鵡和人都會親密接觸,還應防范禽流感等人禽共患疾病,做好防疫工作。
“試點工作中,建議在動物保護、愛好興趣和民計民生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李長看說,在兼顧人工繁育鸚鵡養殖戶利益的情況下,要嚴厲打擊非法買賣野生動物,嚴防非法來源、染疫鸚鵡假借“人工繁育”之名混入合法銷售渠道。(河南日報記者 劉曉陽)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