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梨園舞臺搬進來,把百家姓收錄進來,把珍貴的檔案修復好,把河南的檔案展出來……
6月9日,第14個“國際檔案日”到來之際,記者走進省檔案館新館,了解檔案的“故事”。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在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之時,省檔案館新館依托館藏的紅色檔案,推出了“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檔案文獻展。1600平方米的主題展展廳里,陳列著535件檔案文獻、照片和實物。
這些檔案,是工作人員從中央檔案館、省檔案館精選出來的。整個展覽集中展現了我黨近百年來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堅守初心使命、不斷開拓前行的光輝歷程,反映了河南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進程中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涌現出的著名英烈、先鋒模范的光榮事跡和新時代的建設成就。
其中,毛澤東在“第一次鄭州會議”的手稿等部分珍貴檔案,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
沉浸式體驗厚重河南
走進戲曲檔案展展區,耳畔響起的是豫劇《朝陽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捐贈的戲服。在展出的實物檔案中,有豫劇表演中不同角色穿戴的戲服和發飾,也有傳統戲曲的演奏樂器,給人一種走進豫劇后臺的感覺。
整個展區的設計注重參訪者的沉浸式體驗感。在展區的最后,設置有小型戲臺和VR換裝體驗區,參訪者還可親自登臺體驗一把。
省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館的設計按照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檔案利用服務中心等“五位一體”要求,融合了檔案保護、檔案保管、電子檔案等功能。
數字檔案館讓服務更便捷
如何更好地保護、保管、利用好檔案?省檔案館新館立足辦實事宗旨,建成了數字檔案館,并入駐省政府“豫事辦”政務服務APP,群眾可以隨時隨地掌上查閱和利用開放檔案。
此外,依托政務云搭建的“云上數字檔案館”,省檔案館新館為立檔單位提供了線上電子檔案移交、查閱的可能。目前,河南省數字檔案館是首批接入“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的五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之一。
據了解,為迎接“國際檔案日”,省檔案館面向社會公布了19萬條開放檔案目錄。(本報記者石可欣)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