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共河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河南省鄉村產業振興五年行動計劃》。
《河南省鄉村產業振興五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描繪出河南鄉村產業振興路線圖,明確要做強高效種養業、綠色食品業和鄉村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完善現代農業生態、現代農業產業、現代農業經營三大體系。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達到25000元以上
《行動計劃》中明確了發展目標,到2021年,鄉村產業振興全面推進,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產值達到5800億元左右,農產品 加工轉化率達到70%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4%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500元以上。
到2025年,糧食產能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初步建成新時期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十大優勢特色農業產值達到6500億元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5%左右,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7%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000元以上、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部分產業基礎較好的縣(市、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糧食產業經濟總產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奶產量300萬噸左右
《行動計劃》指出,要做強高效種養業、綠色食品業和鄉村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
做強糧食產業,嚴格耕地保護,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確保糧食播種面積不低于1.6億畝。實施優質糧食工程,重點抓好105個產糧大縣和40個優質專用小麥示范縣建設,培育壯大一批糧食精深加工企業,打造“豫麥品牌”到2025年糧油加工轉化率達到90%以上,糧食產業經濟總產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
壯大現代畜牧業,穩定生豬產能,提高生豬養殖規模化、標準化、裝備化水平,生豬出欄量保持在6000萬頭左右。大力發展優質草畜,積極培育肉牛、肉羊養殖大縣,壯大母畜種群數量,大力推廣“戶繁一企育一龍頭帶動"產業發展模式,打造豫西南伏牛山、大別山全產業鏈肉牛產業帶,到2025年全省肉牛出欄量達到400萬頭左右、肉羊出欄量達到3500萬只左右。扎實推進奶業振興,重點發展存欄3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到2025年奶牛存欄達到50萬頭以上、奶產量300萬噸左右,基本滿足河南乳品加工奶源需要。
打造50個鄉村旅游示范縣,創建60個以上數字鄉村示范縣
發展鄉村倉儲冷鏈物流業,加強縣鄉村冷鏈設施供給,建立覆蓋農產品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的全程冷鏈物流體系。鼓勵供銷、郵政快遞和大型商貿物流企業加快在農村地區經營布局,培育發展一批具有較強供應鏈整合能力的農產品流通企業。到2025年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的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實現全覆蓋,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倉儲冷鏈物流設施達到50家以上。
到2025年打造50個鄉村旅游示范縣(市、區)、200個生態旅游示范鄉(鎮)、1000個鄉村旅游特色村,全省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4億人次,年經營總收入達到3000億元。
鄉村信息產業方面,重點打造20家以上行業領先、技術優勢明顯、市場占有率高的領軍企業,舉辦中國(鄭州)數字鄉村論壇。到2025年創建60個以上數字鄉村示范縣。
加大財政“三農"投入力度,發展鄉村振興普惠金融
此外,《行動計劃》從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用地政策、深化農村改革、擴大農業開放、強化農業風險防控、加強組織領導等六方面提供保障措施。
加大資金投入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加大財政“三農"投入力度,優化資金使用結構,完善惠農補貼政策,提高支農資金用于產業發展比例。用好銜接推進鄉村振興相關專項資金,資金使用更多向產業傾斜、資金占比達到50%以上,整合相關涉農資金用于產業發展。大力引進工商資本,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從事良種繁育、糧食加工流通和糧食生產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等。
大力發展鄉村振興普惠金融,融合發展金融扶貧盧氏模式、普惠金融蘭考經驗,全面推進“黨建+金融"、"整村授信",推動縣域內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信息采集和評級授信全覆蓋。構建政銀擔保投聯動支農機制,發揮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作用,用好現代農業發展等基金,重點支持合作社、家庭農場和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主導產業。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上市,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更多農產品期貨期權,做大做強農產品期貨市場。
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增加鄉村產業用地供給
完善用地政策方面,加大對鄉村產業發展用地的傾斜支持力度,在編制縣鄉國土空間規劃時安排不少于10%的建設用地指標,在制定省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安排至少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建設和產業用地。
有序開展縣域鄉村閑置集體建設用地、閑置宅基地、村莊空閑地、廠礦廢棄地、道路改線廢棄地、農業生產與村莊建設復合用地及“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建設用地重點用于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和返鄉入鄉創新創業。
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探索“點狀供地”等靈活多樣的供地新方式,增加鄉村產業用地供給。落實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等用地政策。(大象新聞·河南廣電融媒體記者 王韶卿)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