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過后,河南文物工作者們“視文物如生命”,第一時間投入到文物保護搶修工作中。河南是華夏文明的中心,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居全國第二,世界文化遺產5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70處。據統計,受“7·20”暴雨影響,河南全省共有400多處文博遺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鞏義市杜甫誕生窯
杜甫誕生窯,因詩圣杜甫就誕生在筆架山下的第一孔窯洞中,故名杜甫誕生窯。鞏義杜甫誕生窯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
鞏義杜甫誕生窯位于筆架山下面,整個筆架山為土質結構,“7·20”暴雨導致筆架山外層土質脫落、坍塌,造成下方誕生窯外立面裂縫,向外鼓起,窯洞內部因為是磚拱圈窯,山越往下壓,磚擠得越緊,所以沒有影響。災情出現后,鞏義市政府、文物局各級領導都比較重視,第一時間組織搶修,由于機械無法進入,鞏義市組織了各級單位一百多人拿著鐵锨、鋤頭來搶修、清淤,對裂縫的前臉進行了修復。下一步對文物受損的部分進行山體加固,環境整治,把整個杜甫故里景區恢復到災前的狀態,鞏義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周戈介紹。
衛輝市鎮國塔
鎮國塔又名靈應塔,明朝萬歷十三年衛輝知府周思宸所建,塔高34.5米,面南,平面為六角形,七級樓閣式磚塔,雕刻技藝精美,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衛輝市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安喜萍介紹,鎮國塔位于衛輝古城的東南角,是衛輝的標志性建筑,這個地方是古城最高的位置,歷史上就沒有遭過水災,這次“7·20”暴雨后,衛輝市區水深達到兩米多,鎮國塔塔基、底座都被淹沒,在消防官兵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大水被排出市區,鎮國塔整整被洪水泡了半個月,目前看除了塔基及底層的塔磚還是濕的,鎮國塔沒有明顯損壞。不過周圍的綠化樹木都被洪水泡死,經過多日的清理,已經完工。鎮國塔之所以建筑堅固,是因為塔芯柱與外塔連為一體,整座塔逐層收斂至頂端呈錐狀。
鄭州市商城遺址
鄭州市商城遺址是先周時期僅次于殷墟的龐大都城遺址。由于古遺址分布在戶外,“7·20”暴雨降水面積大,對商城遺址文物保護造成了很大的挑戰。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鐘舸介紹,這么大的暴雨下,我們看到的城墻剝落,實際上大部分是過去歷次做的保護性工程,城墻上的保護性工程起到了非常好的保護作用,下一步會對這些剝落的情況進行修復。第二部分是垮塌部分,和剝落部分是相關的,造成部分擋阻墻有倒塌的現象,這個原因既有暴雨沖刷下來以后泥土的沖擊力,也有整個墻體含水之后的水平推動力,對于這些問題,鄭州市文物局組織專家研究下一步如何加強整個擋阻墻石材之間的整體性。近期首先修復部分擋阻墻,等保護性土墻主體穩固之后,再進行下一步土體城墻的修復和保護工作。
鄭州市文物局副局長胡鵬介紹,目前全市的文物工作者都奮戰在文物搶險的第一線,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把我們中華民族老祖先留給我們的偉大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保護好、傳承好。
全省各地文物工作者堅守博物館、考古工地、遺址公園,巡查、加固、排澇、清淤,與時間賽跑,與險情斗爭,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援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均未遭受毀滅性損害,5處世界文化遺產基本完好,館藏文物無一受損。(策劃影像創意中心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許俊文文圖)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