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4月12日4版版樣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娜 通訊員 沈鵬飛
誰人不想家鄉好?一句話,道出了人們對家鄉最為樸素的情感。
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獲嘉縣位莊鄉通過建立“月末干群議事會”制度,加強干群溝通,融洽干群關系,讓群眾從鄉村建設的旁觀者變成了積極參與者,成功激發起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誰人不想家鄉好”的美好向往,正逐漸轉換為“誰人不說家鄉好”的生動現實。
跨村當支書“也沒那么難”
紅磚黃墻,花香四溢。走進位莊鄉馬營橋村,濃郁的北方鄉村氣息撲面而來,讓人仿佛置身游園一般。
“你看這景色多美!”到馬營橋當村支書半年了,崔光兵笑道,這比想得“容易”多了。
去年10月份,馬營橋要選新的村黨支部書記,由于本村的黨員年齡整體偏大,有著豐富經驗的中漁池村的老支書崔光兵被組織派來主持工作。
不是本村人,沒有群眾基礎,能不能管好,崔光兵心里打鼓。
然而隨著一項項工作開展,崔光兵笑了:“不管是人居環境整治、宅基地騰退還是‘三零’創建,群眾都不打麻纏,非常配合!”
但其實,一年多前的馬營橋還不這樣。
之前,位莊鄉準備在馬營橋發展旅游,村民們并不積極,一聽這個要拆,那個要改,大家更是覺得折騰,不愿配合。
為此鄉里組織村民們去外地學習打造成功的示范村,感受前后變化;聘請專家團隊進行規劃,挨家挨戶征求意見;建設時原料購買貨比三家,盡力節省成本;每個月開會還會通報進度和具體花銷。群眾聽在耳里,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對村干部越來越認可,不配合變成了全力支持。
“我現在就等都建好了開個小超市做小生意了!”76歲的村民郭月治樂呵地期盼道。
“誰不想自己的家鄉好呢?村民的不積極、不配合很多情況下其實是因為缺乏溝通導致的不理解、不信任。”位莊鄉黨委委員畢儀敏說,推動鄉村振興必須增強農民群眾主人翁意識,激發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2020年年底,位莊鄉出臺意見要求嚴格貫徹“4+2”工作法和月末干群議事會制度,嚴禁“搞形式”“走過場”,從流程、人員、職責等多方面為村級議事制定“操作指南”,確保村內大事小情徹底公開透明,真正做到“群眾事、群眾議、群眾定”,贏得了群眾信任,激發起群眾參與村莊建設和經濟發展的熱情活力。
日薪5元的“施工隊”
前幾年,后漁池村買車的村民不少,可村里的路卻不怎么好。“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經常有開車濺路人一身水的,為此沒少發生吵架的事情。”
“那都是老黃歷了,你看現在這路7米寬,停完一排車照樣順得很!”回憶起之前村民的抱怨,村支書李瑞全指著嶄新的柏油路,滿臉得意。
為什么得意?這里面有故事。
去年村子爭取到一筆60萬元的修路資金,根據預算,改造全村的主要道路大約還需要40萬元。雖說村集體也積攢了一些收入,可李瑞全知道,鄉村建設需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不能一下子全揮霍了。
村里臨時召開干群議事會,李瑞全和大家商量,由黨員帶頭組成施工小隊,村民則自愿報名,一天發5元錢的補助,大家捐工出力,把工程費降下來。
讓李瑞全沒想到的是,竟然有十幾個村民都愿意參加。就這樣,村里請來兩個“大工”師傅,這支臨時組建的施工隊聽著指揮邊學邊干,路邊的便道、游園的花壇,愣是一處一處修了出來。
“5塊錢其實就是個鼓勵,大家為啥愿意來,那還是對咱工作認可,這可不是每個村都能做得到的!”這正是李瑞全最驕傲,也是最欣慰的事情。
“曾經很多村里的工作都是干部干、群眾看,時間久了,群眾認為村里的事情和自己無關,只關心自家門前的事兒。”位莊鄉黨委副書記劉成全說,激勵群眾積極參與村莊建設,關鍵就是讓群眾看到成果,“說白了就是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為了確保“干群議事會”說實事、解民困,位莊鄉注重發揮“黨員代表聯戶制度”中“聯戶”代表宣傳員、監督員、服務員作用,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民意收集機制,讓更多群眾都能參與到議事協商中來,使民意收集渠道更通暢,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
誰人不說家鄉好
春光明媚,鄧莊村的數千棵海棠競相開放,放眼望去,美不勝收。看不到任何雜草、柴堆、建筑垃圾,一排排錯落有致的銀杏、山楂樹、石榴樹、油菜花等花卉苗木迎風搖曳,讓整個鄧莊村看起來仿佛是一片花的海洋。
“我們村騰退了120多處空閑宅基地,經過整理改造,現在成了遍布全村的30多個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小游園,村莊環境煥然一新!”鄧莊村黨支部書記賀承山感慨道,村里宅基地改革之所以能夠順利進行,還要歸功于干群議事會這項制度,一切公開透明,“老百姓非常信任我們!”
為了提高群眾參與意識,位莊鄉要求“月末干群議事會”對村內大事小情進行公開,借助群眾監督力量,保障村集體和群眾的切身利益,群眾對村干部信任度大大提升。
“現在大家在會上議事的熱情都很高,有群眾支持,我們有信心讓村子發展得越來越好!”賀承山說,目前村里計劃依托卜子夏傳統文化和村南湖面及水系,引入第三方投資,發展文化旅游業,栽植桃、梨、棗、蘋果等果樹和銀杏等片林,發展綠色經濟。
“鄉村治理的核心是‘人’的治理,必須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鄉村治理活力。”位莊鄉黨委書記范俊杰表示,“月末干群議事會”搭建起了干部群眾的“連心橋”,讓干部聽到了群眾過去不想說、不敢說或到處說的意見和建議,群眾也開始習慣“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該鄉將繼續推動完善民主議事制度,推動廣大基層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風新轉變、工作更實干”,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重要保障。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0
頭條 22-04-10
頭條 22-04-10
頭條 22-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