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數據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僅統計分拆計劃開始前母公司對子公司控股的案例) |
今年以來,A股市場分拆上市熱度不減,上市公司“A拆A”計劃頻現。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計劃啟動分拆子公司境內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已超百家,其中多家公司將分拆上市目的地瞄準了北交所。專家表示,“A拆A”興起,一方面由于上市企業旗下業務存在獨立融資的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的背景下,企業上市流程更加合理便捷。而北交所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更符合一些上市公司子公司的定位。
逾百家公司啟動“A拆A”計劃
今年以來,A股市場啟動境內分拆上市熱度持續。
《經濟參考報》記者綜合梳理Wind數據及上市公司公告發現,當前A股市場已有超過10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分拆子公司境內上市的相關計劃,其中一些公司還不止啟動了一家子公司分拆上市計劃,例如中集集團。從進度來看,絕大多數A股上市公司的境內分拆上市計劃均處于前期籌備或發布預案階段;從已落地情況來看,自2021年2月首只“A拆A”上市股誕生以來,截至2022年7月11日記者發稿,當前A股市場已有17只分拆上市股,其中今年通過“A拆A”上市的有8只。
對于“A拆A”熱度持續的原因,中金公司分析稱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為子公司獲取資金和資源,降低前序、后續融資難度;二是提高業務集中度、改善公司治理、加強組織隔離;三是改善財務情況,幫助子公司實現價值發現;四是擴大公司主體影響力;五是滿足部分國有企業的資產重組需求,助力國企改革。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不少上市公司擬“A拆A”的原因,主要是原有上市企業旗下在新興熱門賽道的業務存在獨立融資的需求,市場對于電子、新能源、動力電池、汽車、生物醫藥等熱門板塊的追捧也使得分拆上市更方便獲得融資。在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的背景下,企業上市流程更加合理便捷,為分拆上市在操作層面上鋪平道路。
從上市目的地來看,大部分公司瞄準科創板或創業板。陳靂分析稱,一方面,注冊制下“雙創”板塊上市門檻相對主板較低,同時上市申報流程更便捷,對于急需融資擴張的企業來說意義重大;另一方面,“雙創”板塊總體估值水平相對較高,受資本市場關注程度較高,更容易幫助上市企業完成募資目標并投入項目建設中。
從行業來看,選擇啟動“A拆A”的公司多集中在生物醫藥、計算機、電子、有色金屬、電力設備、交通運輸等行業。中金公司也表示,被分拆的子公司中,制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技等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板塊,被拆分主體的科創屬性較強,這與“A拆A”目前多至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也有所呼應。
此外,有十多家公司終止分拆上市。從終止原因來看,大多是不符合分拆上市條件,如業績下滑、母公司控制權轉讓、子公司凈利潤占比過高等。據了解,2019年底,證監會制定發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對分拆條件等做出具體規定。今年1月,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和《關于規范境內上市公司所屬企業到境外上市有關問題的通知》進行修改、整合,公布并施行了《上市公司分拆規則(試行)》,新規統一了境內外分拆監管要求,其中境內分拆部分與此前規定基本保持一致, 并進一步明確和完善了分拆條件。
多公司分拆上市瞄準北交所
專家認為,分拆上市無論對上市公司自身的發展,還是對資本市場以及投資者來說,都存在諸多益處。陳靂認為,分拆上市后,上市公司所屬業務能夠獲得更多融資,從而得到迅速發展。而原有上市公司可以通過所屬股份獲得增值以及分紅收益。分拆上市的公司增多也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企業間的良性競爭也促進行業加速發展,對于熱衷于在特定賽道“加注”的投資者來說,是長期利好。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認為,分拆上市最大的好處,是分拆的資產能夠單獨獲得定價。同時,這部分資產也能單獨融資,比在原有公司估值一起定價更具優勢。特別是當分拆出來的資產質量高于本身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時候,這種優勢更明顯。另外,這部分資產上市后,也為大股東即母公司進一步的資本運作提供了條件。所以,分拆上市也提高了資產處置的靈活性。
機構投資者也十分關注分拆上市的子公司。金長川資本董事長劉平安告訴記者,相對而言,通過母公司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其管理的規范度、治理結構的健全度以及財務的真實性和透明度更有保障,投資風險性相對也更低,因此更受投資者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A拆A”上市目的地多選擇科創板和創業板相比,今年以來,不少A股公司分拆上市目的地選擇了北交所。
日前,安琪酵母披露了分拆子公司上市預案,擬將控股子公司宏裕包材分拆至北交所上市。安琪酵母在公告中表示,通過本次分拆,宏裕包材將作為安琪酵母下屬新型塑料包裝業務平臺獨立上市,通過上市融資增強資金實力,實現塑料包裝業務板塊的做大做強。本次分拆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市值,增強公司及宏裕包材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本次分拆完成后,安琪酵母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宏裕包材的控制權。記者了解到,安琪酵母于2020年8月曾啟動分拆子公司宏裕包材至創業板上市事宜,但于2021年12月27日終止。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除了安琪酵母外,還有泰和新材、長虹美菱、沃爾核材、南鋼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將北交所作為子公司擬分拆上市目的地。此外,還有復旦微電控股子公司華嶺股份、中科曙光子公司曙光數創也正在申請在北交所上市。
陳靂表示,多家上市公司選擇分拆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一方面是因為北交所上市效率進一步提高,企業上市流程合理便捷;另一方面,部分分拆上市企業雖然具備一定競爭力,但當前規模相對較小,更符合北交所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定位。當前,我國多層次互聯互通的資本市場逐步形成,企業在北交所上市后,經過一段時間發展,滿足“雙創”板塊要求后也可以申請轉板。
劉平安也認為,一些公司選擇分拆子公司在北交所上市,一方面是因為北交所更聚焦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符合企業子公司定位,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另一方面,北交所上市門檻相對較低,對于一些規模不大、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且凈利潤規模偏小的公司來說,是一個理想的去處。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1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10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
頭條 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