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道德媒稱,在中國大都市,墓地變得日益昂貴而緊缺。首都北京的墓地還夠用六年,香港人則已必須排隊購置。這一情況導致墓地價格飆升。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2月3日報道,位于北京城西的八寶山公墓也被稱為革命公墓。中國的很多革命先烈都被安葬在這里。與革命烈士公墓毗鄰的八寶山人民公墓則是普通百姓的墓地。自2012年以來,這個墓地已經爆滿,不再有新的墓地出售。
在北京一家殯葬公司工作的王先生說:“比如說像北京八寶山這個地方已經不可能再買到墓地。北京總共有43個公共墓地。如果政府不再繼續對墓地占地進行限制,可能墓地對北京人不夠用,不到一年兩年就沒了。”
其他業內人士認為6年內在北京還能買到墓地,之后就難以再有公墓用地。北京城區或者城郊的公墓肯定不會再有位置。屆時只有在鄰近的河北省還能找到墓地,但是開車需要兩三個小時。
生活在北京的喬麗65歲,已經退休了。她說:“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這里。此外我們有很多山區,平地不多。缺少土地是現實。墓地的價格不一樣。但是現在有些墓地太貴,只有有錢人才買得起。”
報道稱,由于缺少地皮,導致墓地價格飆升。不僅是北京,中國許多其它沿海城市的墓地也出現瓶頸。無論是上海、深圳還是香港,墓地都是越來越少。在香港已經需要登記等候。
北京一家大型殯葬公司的負責人劉鵬說:“像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一個墓地售價已經超過10萬元。每平方米的價格比房產還貴。在最受歡迎的天壽公墓,最貴的墓地大約要100萬人民幣。”
報道稱,對于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幾乎買不起。51歲的王悅抱怨說:“如果有足夠的土地,或許價格不會這么高。現在人們都說死人在和活人爭土地。”
在中國火葬和海葬都屬于“生態殯葬”。這種節省土地的安葬方式受到政府的大力宣揚推廣。83歲的李媛認為,估計今后的趨勢是海葬。
李媛說:“很多老年人還接受不了海葬。但這是應該選擇的安葬方式。因為公墓已經沒有空余的土地。”
報道稱,中國在50年代就試圖推廣火葬。但因傳統觀念的原因,至今仍有很多中國人對此難以接受。政府希望“近100%”實行火葬。自2015年以來,這一目標甚至被列入5年計劃。現在政府推出了一個新的法律草案:今后骨灰墓地只能占地半平方米。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垂直安葬”或者將骨灰射向太空的方式,在中國也還屬于“異想天開”的例外。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