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登月這塊我不熟悉所以沒法很明確的說是登月更容易,還是制造光刻機更容易,但是就光刻機這塊來說,如果以正常的市場手段來進行,外國是沒辦法制造純國產的光刻機。
1、光刻機是系統工程,靠的是全球產業鏈制造:當前ASML能制造光刻機靠的是全球化的產業鏈,整臺機器10萬有余的零配件近9成靠的是全球進口,在這其中包括了外國的光源,德國的物鏡,瑞典的軸承,法國的閥件,日本的光學器材,以及荷蘭ASML自己擁有的核心技術,如EUV光刻技術等等。
在整個光刻機產業鏈中,外國的制造業在這個龐大的體系中只占有極少一部分。所以,如果外國想要制造純國產光刻機,那他需要自己解決整臺機器所需的10余萬的零配件,這也意味著外國需要進行極大的投資建設,攻克各種核心技術。
2、外國不是萬能的,解決不了所有技術難題:如果外國真想制造純國產的光刻機,那以外國現有的科技實力,即便舉國之力之下也很難在短期做出純外國產的光刻機。我們先拿核心子系統相關的技術來說:
EUV光刻技術:這方面的主要專利都集中在蔡司、ASML、以及日韓(三星、海力士、尼康、佳能)等國家,這些地區的廠商占據了專利榜的前6名,外國根本就排不上號。如果外國不是巧取豪奪,或者ASML、蔡司等主動貢獻,外國幾乎沒有可能在短期內研發出來。
雙工件臺:目前全球只有兩個國家能制造,荷蘭ASML率先研發出的這個設備,第二個就是我們中國的清華團隊研發(下圖)。外國想要搞出這個子系統顯然需要不短的時間來進行攻關。
整臺光刻機涉及的核心子系統很多,以上還只是兩個方面而已,外國不具備的技術都需要重頭開始研發,因此都不具備短期實現能力。
3、外國去工業化已久,再造工業化系統很難:這里不得不提外國自身的去工業化,現在的外國是個金融大國,錢全跑華爾街去了。當然,外國現在的工業依舊很強(尤其是高端領域),也還有完整的體系,但是長久的去工業化已經對外國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局面。
現階段之下外國已經很難招到大量的產業工人,同時資本家也不是慈善家,想要工廠開工生產還得保證有足夠高的利潤。這些在外國都已經很難實現,人工成本高,高素質的技術工人極度缺乏。
想要讓外國工業恢復往日輝煌,就得重新陪養合格的技工、工程師,以及對應的教育資源。但很可惜,如今的外國都已經不具備這種條件,既沒有師資力量,也沒人樂意學。
這也是懂王一再喊要重振外國制造業但又沒任何實際進展和成果的原因!
4、制造純國產光刻機,中國多半比外國強:雖然現在在半導體產業中國落后,很多制造業的裝備也都是國外產的較好,國產的性能較弱。但在光刻機這塊,如果比純國產,個人還是傾向于中國比外國強。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工業化優勢依舊存在,種類齊全,產業技術工人龐大,其次是光刻機的核心子系統我們都已經完成自研,光刻機技術、物鏡系統、雙工件臺、浸液系統、準分子激光光源等等我們都搞定了,全球范圍內基本都能進前三。
最后就是我們好歹有量產光刻機,而且28nm節點光刻機也將實現(意味著能超越日系廠商,進入全球第二),比外國從零起步還是要強不少。
Lscssh科技官觀點:綜合而言,外國想要靠正常的技術發展和市場環境是根本不可能打造純國產光刻機的。當然,如果他充分利用自己的霸主地位,同時依靠全球產業鏈,那還是能很快制造出光刻機,畢竟大量核心技術都在盟友手中,直接采購使用就行。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