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退檔”風波:教育公平很重要政策補漏也要快
“國家專項計劃”是面向貧困地區的專項招生計劃,旨在讓成績優異的貧寒學子有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北大“退檔”兩名考分偏低但按現行規則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不僅違反了這一政策,也有損名校形象。北大接受輿論批評,申請補錄,是必須的“糾錯”。但北大并非沒有值得“同情”之處。“退檔”風波應該引發理性思考:既然有考生以明顯偏低的分數“撿漏”上北大,是否表明當前的“國家專項計劃”還有可完善之處?
考試既然是選拔,分數既然是分配優質教育資源最公平的門檻,“國家專項計劃”同樣也應該有門檻,可以對特定考生適當照顧,但各高校根據自己對生源的要求與預期,劃定政策照顧的最低門檻并無不可。此前,北大以“考生入校后極有可能因完不成學業被退學”為由申請退檔,被很多網民不理解、不認可。但是,高校里的“同輩壓力”客觀存在,在北大清華表現得尤為突出。不妨心平氣和地想一想:北大今年在河南的本科理科一批錄取分數線為684分,北大對兩位相對低分考生(分別為542分、536分)未來學業壓力的擔憂,并非完全不可理喻。
教育公平很重要,但如果規則本身存在瑕疵,看上去對一些特殊案例里的考生公平了,實際可能讓其他考生覺得不公平。要想把促進教育公平的好事辦好,有關部門有必要以此次“退檔”一事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國家專項計劃”等政策,及時打好“制度補丁”。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