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累計銷售拖鞋超八百萬雙
10月31日,河南商報記者在蔡磊的店里,看到了正在售賣的印有失蹤兒童信息的拖鞋。跟正常拖鞋不同的是,該品牌拖鞋有兩個標簽。一個是商標標簽,另一個則是印有失蹤兒童信息的標簽,信息主要有姓名、性別、失蹤地點、身體特征等,下方印有寶貝回家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
蔡磊介紹說,這些信息都是由寶貝回家提供,“每年失蹤兒童信息都會更新,我一般都是印最新的。”
拖鞋生產完成后,由專門的工人負責將標簽掛在拖鞋上。“打印一個標簽成本差不多5分錢,掛一個標簽手工費也差不多5分錢。”蔡磊說。
蔡磊表示,目前他的拖鞋行銷全國,省內省外的覆蓋率都比較廣,大型的超市基本都在售賣。“一開始掛在童鞋上,后來所有的拖鞋都開始掛了。”
據不完全統計,蔡磊的云拖拖鞋每年銷量在兩百萬雙以上,四年下來,隨著拖鞋一起傳播出去的失蹤兒童信息,累計超過八百萬條。接下來,蔡磊準備以書簽的形式制作拖鞋標簽。“拖鞋的標簽大家買回去可能不會在意,隨手就扔了。”
“讓家長多一份希望,讓孩子回家多一個機會。”雖然目前還沒有成功找回的案例,但蔡磊還是想繼續堅持下去。
聲音
商品印失蹤兒童信息是公益還是炒作
河南商報記者搜索發現,不僅是拖鞋,諸如景區門票、酒瓶包裝甚至礦泉水瓶和共享單車上,都曾有過印失蹤兒童信息的做法,而廣大網友對此也是褒貶不一。
支持者認為,這為孩子回家增添了一線希望。
@小師妹:點贊,作為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我支持。
@手機用戶52181366602:韓國的電費單和天然氣收費單上都印有失蹤兒童或者老人的圖片信息,多一條擴散消息的渠道,也許就會多一條線索!
@半斤八兩:不論公益還是炒作,只要鞋子質量沒問題,價格合理,不欺不詐,哪怕賣出去幾百萬雙,只幫助找到一個孩子,都是功德一件。
也有人質疑商家借機炒作,“以公益之名行售賣商品之實,動機不純”。但不少網友也表示,“只要是能幫到失蹤家庭,即使炒作又何妨。”
對于兩種不同的聲音,蔡磊倒看得很平淡,“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自己問心無愧就行。”
建立“防止孩子丟失”的機制更重要
究竟是公益還是炒作?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教授董中昱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是一件很好的公益性的事情。但問題是普通人把一個照片和一個人,成功聯系起來的概率很小。”
董中昱認為,因為成功聯系起來的概率很小,所以拖鞋標簽印上失蹤兒童信息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我們更應該去關注怎樣建立一個防止孩子丟失的機制。找孩子這件事情,讓更加專業的公安機關去做。”
對于商品上印失蹤兒童信息一事,寶貝回家組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對于主動要求印失蹤兒童信息的商家,“我們一般不會拒絕,只要能夠多一線希望讓孩子回家,我們就會努力去做。”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