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許多朋友莫名的匿跡了,不發狀態也不活潑了,你不主動打發個微信打個電話,根本不知此人是活是跪。
總結一下朋友圈的日常:上午—基本沒動靜,只有一批微商在行動;中午—各種曬,曬幸福,曬方向盤,曬機票,曬衣服,各種神器應有盡有;傍晚—開始曬各種飯局,酒店,K歌,求贊,求陪同,求喝醉,求偶遇;午夜—各種餓,各種吃,各種吐,各種菜;凌晨—各種哭,各種失眠,各種歌詞,各種感悟,各種總結,各種胡言亂語。
我以前也是幾天就發一次朋友圈,而現在感覺幾個月也沒啥發的,覺得每天也挺忙的,上班下班看書,感覺也沒什么可發的,心情好身邊有人可以分享,心情不好我更加不會在朋友圈發,所以,反而不愛發朋友圈,這就是我自己的心里狀態。
不久前,一個經常曬幸福的朋友,突然淡出朋友圈。
出于關心,問候她,你最近忙啥呢?怎么也不見你在朋友圈秀恩愛了?
朋友發了一個害羞的表情,嗨!以前我倆分隔兩地,一個月才能見一面,平時只能視頻、打電話、聊微信慰籍相思之苦。
那現在呢?我笑著問。
朋友一臉幸福地說:現在我們結束異地,生活在一起了。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起買菜做飯;周末逛街看電影,忙得不亦樂乎,哪有時間刷朋友圈,秀恩愛,曬幸福啊!更何況,現在只要我拿起手機刷朋友圈,男朋友就會各種抗議,嫌我忽略他。
看到朋友幸福得像花兒一樣,我才明白,原來真正幸福的人都在忙著體會,哪有人在忙著炫耀!
當然還有些拿起手機又放下的人總是在糾結:發什么呢,沒東西發,哈哈,羨慕那些生活精彩的,做微商,別人會嫌煩,發個逛街購物的,別人會說你在炫耀,心情不好發個朋友圈,人家又會覺得你矯情裝逼曬自己自拍,又被人說長這樣還自拍?
同學小A告訴我說她基本一年一兩條朋友圈,主要是因為微信好友很雜,關系親疏各不同,層次相差也比較大,一些這波人認為很正常的事,那波人會覺得裝、吹牛;最主要的是,很多人跟我的親近程度并沒有達到我愿意向他展示私生活的程度,所以,自然就不發了。
的確,我們已然過了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了,讀書、背單詞、發呆、看電影、忙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大家都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三言兩語、相互寒暄,說的是客套,心里的苦與酸,卻怎么也說不出口,不是不想說,是沒有人在乎,你也覺得沒必要,于是,朋友圈成為你點贊與圍看昔日同窗或好友的唯一途徑,等到哪天翻閱起昨日那些說說或動態時,才覺得那時才叫青春,而今已然不復當年,然后自言自語般笑笑,對自己說,繼續當下的生活。陽光很好,眼前一切可能會再變,只是換種方式換種心情努力生活罷了。
其實,雖然我不發朋友圈,可我在看朋友圈啊!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