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公布,梓潼酥餅傳統制作工藝、梓潼片粉傳統制作工藝名列其中。據悉,本次遺產名錄共有112個縣(市、區)的165個項目入選,涵蓋傳統美食技藝、傳統調味品技藝、傳統農業生產及建造技藝等7個類別。
梓潼酥餅原名“薄脆子”,被譽為梓潼鄉土傳統風味小吃“三絕”之首,在2011年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梓潼酥餅制作技藝”為第三批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梓潼酥餅主要以小麥精粉、菜籽油、化豬油、一級白糖、芝麻等為原料,采用傳統工藝和獨特配方制作。舊時用木炭火,現采用紅外線爐烘烤而成。梓潼酥餅色澤淺黃、光澤明亮、酥紋均勻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余味回香淡雅。
梓潼片粉是梓潼鄉土傳統風味小吃“三絕”之一,“梓潼片粉制作技藝”被評為第三批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梓潼片粉的制作需選用上好的優質綠豆、碗豆或紅苕淀粉。其做法是,按照民間傳統工藝,配以清甜井水,充分浸泡后,在石磨上磨成漿。淀粉則直接加水和勻,用紗帕濾去渣,沉淀為粉,再取新鮮的青菜、韭菜搗爛,用布包起來,進行擠壓取汁后,加在綠豆粉漿里,和勻兌成翡翠色。然后將點好的粉漿用勺子舀至平底錫鍋內,放入沸騰的開水鍋里邊搖邊燙,凝結成薄膜狀時,將錫鍋深入開水鍋內再略燙一下,待完全熟透,放入涼水中冷卻,再一張張重疊在案板上,待有數十層之后,將疊起來的片粉用刀砌成一寸寬左右的長條,吃時一片片撕開,薄滑透明。吃片粉多配以麻辣酸調料,熟油辣子、花椒面、豆豉醬汁、蒜水、醬油、醋、食鹽、芥末子等樣樣不可缺少。片粉可以涼吃,也可以用于燙火鍋,炒、炸等熱吃,均美味可口。(文/圖 林忠偉)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