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14日表示,截至13日24時,全國海關共抽樣檢測進口冷鏈食品樣本1295692個,檢出核酸陽性結果47個,其他樣本均為陰性。
14日上午,國新辦就2020年全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依然非常嚴峻,海關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上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效果如何?
李魁文表示,海關總署嚴格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總體部署,加大進口冷鏈食品的檢疫力度,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的風險。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做法:
一是進一步強化源頭管控。加強與出口國主管部門的溝通磋商,要求其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監管指南,督促本國輸華食品企業落實FAO/WHO食品企業指南,嚴防輸華食品及包裝在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各環節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我們還將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的《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通報出口國家主管部門,并跟蹤督促輸華食品企業對技術指南的落實情況,及時采取防范措施。目前,對發生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1個國家的124家冷鏈食品生產企業采取了暫停其產品進口措施,其中有107家企業是在出現疫情后即自主暫停了對華出口。
二是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的風險監測。對進口冷鏈食品實施新冠病毒核酸抽樣檢測,重點加大對進口海鮮等冷鏈食品的抽樣檢測。截至昨天24時,全國海關共抽樣檢測樣本1295692個,檢出核酸陽性結果47個,其他樣本均為陰性。
三是檢出陽性后實施緊急預防性措施。針對海關和各地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其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情況,海關總署對檢出陽性的境外食品生產企業實施暫停其產品進口申報一周到四周的緊急預防性措施,目前已對39家境外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采取了緊急預防性措施。
四是在口岸環節開展預防性消毒工作。嚴格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切實做好進口冷鏈食品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工作,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嚴防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截至1月13日24時,全國口岸環節已預防性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1317萬件。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