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4日從重慶市民政局獲悉,重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在最新的社情民意調查中,重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工作等民生實事的群眾滿意度達95%以上。
近年來,大城市養老“一床難求”成為民眾關切的熱門話題。重慶市民政局副局長徐松強說,破解大城市養老難題的核心是解決社區養老設施供給不足問題。為此,重慶養老服務工作著力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將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納入民生實事高位推進,努力構建“養老服務人人可及”的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體系。
按照“一街一中心、一社一站點”原則,重慶在街道層面建設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在社區層面建設社區養老服務站。目前,重慶已建成運營220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29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市級財政投入10.2億元,吸引社會資本投入32.4億元,設施覆蓋率從2019年初的38.9%提高到97.5%,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
與此同時,重慶還多渠道落實設施選址布局,在新建小區規劃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在老舊小區整合社區商業、國有資產等閑置資源,優先建設養老設施,試行房租補貼政策,發動社會力量遴選優質場所建設。目前,已利用新建小區配套建設街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1322個,利用老舊小區閑置資源建設街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1207個,利用養老企業自有(租賃)房產建設街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591個。
此外,重慶還發展社區普惠機構養老,實施“社區嵌入式”普惠養老院建設專項行動,重慶全市社區嵌入式機構達363家,占社會辦養老機構總數67.2%,社區嵌入式服務床位4.3萬張,有效補缺了社區居家養老服這一短板。
徐松強稱,重慶還夯實社區養老的日間照料功能,承接機構養老的全托照護功能,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新增護理型床位8752張,入住老年人近7265人,入住率達到83%左右。拓展居家養老的上門服務功能,開展居家上門服務的站點已達1109個。推行社會化運營,出臺建設補貼、稅費減免、運營補助等舉措,采取“民建公助”的方式,新增的209家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全部由養老機構運營。推行“中心帶站”聯網運營模式,打造“中心帶站”聯合體136個。
目前,重慶有60歲以上老年人720余萬人,用餐、洗浴、醫療和適老化設施設備成為老年人最現實的需求。對此,重慶制定了《老年人照顧服務計劃實施方案》,在城市社區開展助餐、助浴、助醫“三助”行動,在農村開展敬老院“三改”行動,著力提升社區居家養老和農村敬老院養老服務水平,讓老年人健健康康有尊嚴、舒舒服服有品質。
針對鄉鎮敬老院失能照護能力較弱、農村失能老人剛性需求較旺的供需矛盾,重慶研究制定了《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工程實施方案》,明確2019年在北碚、大足、奉節等7個區縣試點建設農村失能人員集中照護機構,2020年向全市推開實現全覆蓋。目前,7個試點區縣已全部建成,重慶已建成失能人員集中照護機構47家,新增失能護理型床位4500余張,基本實現了失能特困人員“應護盡護”。(記者 劉相琳)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