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殘聯聯合印發了《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規范》,強調推動建立政府領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家庭支持的綜合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各級民政、衛生健康、殘聯等部門和單位,以及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在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康復服務效果。
據了解,社區康復服務是精神障礙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并最終回歸社會的重要途徑。《規范》明確,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可設在社會福利機構、殘疾人康復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獨立建設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同時,明確了社區康復服務人員主要包括社會工作者、康復治療師、心理咨詢師、精神科醫生、護士、志愿者等,并提出要對這些人員開展多層次的培訓。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服藥訓練、預防復發訓練、生活技能訓練、社交技能訓練、心理治療、同伴支持及家庭支持等方面的內容。
《規范》提出,按照精神障礙社區康復轉介機制要求,規范服務流程,主要包括轉入、登記建檔、功能評估與服務提供、轉出、特殊情況及處置5項內容,其中功能評估與服務提供包括基線評估和過程評估兩方面,涉及基本情況了解、心理社交功能評估、精神狀況綜合評估、社會適應能力評估等評估。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