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0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漢江、嘉陵江、丹江干流陜西段水域經流地寶雞、漢中、安康、商洛等地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長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生態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長期以來,因為水域污染和漁民電魚、毒魚、炸魚等非法捕撈,導致長江流域各種水生生物種類嚴重退化。2020年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范圍和時間的通告,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即“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全面實行十年禁捕制度。
為推進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恢復,陜西省自2020年1月1日0時起已實行長江流域長期禁漁期和禁漁區等制度,其中第一批禁漁區明確劃定3個國家級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陜西略陽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陜西太白湑水河珍稀水生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陜西丹鳳武關河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7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嘉陵江源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漢江西鄉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褒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丹江源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湑水河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任河多鱗鏟頜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西流河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2021年1月1日0時起,禁止捕撈區域新增漢江、嘉陵江、丹江干流陜西段全部水域。至此,陜西省禁捕區共涉及寶雞、漢中、安康、商洛4市29個縣(區)和安康市瀛湖管委會、恒口示范區。其中,漢江、嘉陵江、丹江干流流經21個縣(包含安康市瀛湖管委會和恒口示范區);支流涉及10個縣(區)。
漢江作為長江最大的支流,在陜西省境內全長657公里,屬于長江“十年禁漁”重點水域。而作為長江主要支流的嘉陵江以及二級支流的丹江在陜西省境內各流長200多公里,同樣納入陜西省“十年禁漁”重點水域,這對推進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意義和作用。
近些年,夜間非法捕撈的整治、執法較為復雜,電魚、毒魚、炸魚等現象導致治理難度加大。“十年禁捕”全面啟動后,陜西省將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
在近日安康市瀛湖舉辦的陜西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活動中,土生土長的瀛湖鎮郭家河村村民郭國慶說,將嚴格遵守《野生動物保護法》《漁業法》等法律規定和長江流域“十年禁捕”規定,絕不在漢江水域進行任何捕撈活動,并積極主動向鄉親們宣傳禁漁規定,用實際行動保護好漢江野生魚資源,當好漢江禁漁監督員,守護好漢江母親河。
據了解,自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開展以來,陜西省已完成100艘漁船退捕,精準摸排處置各類船舶3591艘;查處非法捕撈行政案件59起,移交處理14案16人,處理舉報線索28起;聯合督查水產市場、漁具店3011家/次。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漁業局高級工程師李海建介紹,目前禁捕監管方式主要靠“人防”。全面禁漁后,陜西省將加大對“三無”船舶分類處置力度,計劃建立村級“護魚員”,開通舉報電話,加大人防力度。同時逐步在重點區域安裝監控設施、監測平臺,加強“技防”,實現重點水域“人防、技防、群防、專管”的全要素管控,織成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的“禁捕網”,當好長江“護魚員”。(記者舒隆煥 見習記者米彩虹)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