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網傳山東青州譚坊鎮東孫家村向村民收取秸稈處理費,每畝 100 元,如果不繳納無證亂倒,將罰款 1000 元。5 月 16 日,譚坊鎮政府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當地秸稈產量較大,村民們到處亂倒會對道路和環境等產生影響。為了加強秸稈的管理,今年村里向村民收取部分費用,再請環衛公司將秸稈進行統一處理。
該工作人員還稱,今年是第一年征收,也并不是所有的農田都收費," 只有產生大量秸稈的那一部分田才收,比如種糧食的田就不收。"
正觀視評:
好一個 " 秸稈處理費 ",還是第一次聽說有這種費用。農田產生秸稈是事實,但它不是今天才產生的,是亙古如此,怎么現在想起來要收處理費了?全國那么多農村和耕地,哪個地方沒有秸稈產生,為什么偏偏東孫家村要收處理費?征求村民意見了嗎?
每畝地收 100 元看似不多,但要知道,農民種一畝地,除去各項成本,才有多少收入?這不是加重村民負擔嗎?也別說什么只有產生大量秸稈的農田才征收,現在正是北方收小麥的季節,誰家農田不會產生秸稈?秸稈處理費的出現,必然會損害大多數村民的利益。
說實話,秸稈的確應該處理,否則很容易擠占道路、影響生態環境。但問題是,不能把秸稈處理費用均攤到村民頭上,除了可以由政府承擔外,還有很多可行性方案。比如,秸稈可以發電、生產密度板,可以用作飼料、發展沼氣,甚至可以直接還田。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在于當地能否從村民利益出發。
當然了,這不是村委會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市、縣、鄉等政府牽頭,聯系相關企業,統一規劃,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如此一來,既能保護生態環境,還能為村民增收,何樂而不為呢?事實上,很多地方已經在這樣做了,甚至建立了秸稈綜合利用考核評比制度。個別地方為什么不學一學呢?收處秸稈處理費倒是簡單粗暴,但傷的是農民,是農村!(陳若松)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