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因地處 " 大江之陰 " 而得名的江陰,擁有 35 公里的長江深水岸線、13 條入江河道。5 月 17 日," 高質(zhì)量發(fā)展調(diào)研行 " 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江陰黃田港公園。站在長江與錫澄運河的交匯處,現(xiàn)代快報記者見到,昔日的汽渡碼頭已經(jīng)成為周邊居民觀賞、娛樂、休閑于一體的濱水開放空間。近年來,本著 " 還江于民、還岸與民、還水于民、還利于民 " 的理念,江陰大量騰退生產(chǎn)岸線,8 公里沿江、10 公里運河組成的 " 一江一河 " 變身成為城市文化景觀的 " 生態(tài) T 臺 "。
5 月 17 日下午,黃田港公園小雨淅瀝,中央廣場區(qū)內(nèi)渡口候船大樓安靜地矗立在長江邊,休閑區(qū)內(nèi)不時傳來研學(xué)少年的讀書聲。黃田港公園是江陰濱江面積最大的公園,位于黃田港汽渡碼頭原址。
江陰文化商業(yè)旅游產(chǎn)業(yè)集團籌備組副組長朱貽軍介紹,近年來,江陰以打造江陰長江生態(tài)安全示范區(qū)和建設(shè)現(xiàn)代化濱江花園城市為引領(lǐng),共投資 256 億元左右,把原來 23.4 公里的長江生產(chǎn)岸線壓縮至 16.8 公里,把壓縮后的岸線全部還給老百姓。" 現(xiàn)在我們可以在長江邊看見 4 個公園,船廠公園、黃田港公園、鰣魚港公園、韭菜港公園。為了保留城市記憶,以黃田港公園為例,我們在改造時,保留了原有候船大樓并大修,上層打造成城市記憶館,下層會引入咖啡等業(yè)態(tài),供居居民休閑、消費。"
朱貽軍說,貫穿江陰城區(qū)的錫澄運河公園也是江陰城市生態(tài) T 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北起長江,南至芙蓉大道,西起通江路,東至錫澄運河,為帶型濱河城市公園。未來,將建成集 " 生態(tài)廊道、商務(wù)商業(yè)、休閑旅游、文化博覽、創(chuàng)意科技和生活居住 " 功能為一體的城市重要混合功能區(qū)。
" 生態(tài)進、生產(chǎn)退,治理進、污染退,高端進、低端退 ",江陰市以 " 三進三退 " 的生動實踐,唱響了長江大保護的 " 江陰之歌 "。
現(xiàn)代快報 + 記者 李娜 尤力庭 / 文 蘇蕊 / 攝
江陰市委宣傳部供圖
(編輯 陳海靜)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8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