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兵馬俑在美國時展出手指被盜”一案,近來受到人們的關注。珍貴文物赴國外展出中遭遇意外、受到損毀該如何索賠?索賠時發生糾紛該如何應對?近日,央視記者采訪了赴美的中國文物專家。
將評估受損情況 與美交涉索賠
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項目負責人吳海云:
文物還沒有歸還到我們手里。我們的工作組將在展覽結束之后,在這里工作十四天,然后和文物一起回到國內。費城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的工作組,也會跟著文物一起到陜西,再工作兩周時間,把文物交還到我們手中。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助理郭向東:
對文物受損的情況評估,以及后續的索賠工作,我們在這次的工作中會跟美方協商交涉。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容波:
我們還想了解有沒有其它因素,對這個手指做了破壞性的損傷。比如說,案件嫌疑人拿回去之后,有沒有造成其它傷害。
博物館不會借文物交往展覽賺錢
記者:
網上有人質疑,這樣國寶級的文物為什么要拿出去?有沒有商業化甚至是拿國寶掙錢的嫌疑?
吳海云:
文物交往、文化展覽中,博物館不存在由此賺錢的說法。博物館的功能就是宣傳和教育,它是一個公眾、公益的事業。
安保公司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
記者:
有沒有詳細考察這個博物館的安保措施?
吳海云 :
他們給我們看了所有的安保公司的條款,和所有監控錄像的設備,也給我們做了演示,當人越過警戒線時會報警。
記者:
哪怕經過這么多的考察驗證,可還是畢竟鞭長莫及,展出時還是出現了問題。
吳海云:
安保公司在鎖門這個環節上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因為展廳的大門沒有鎖,導致所有里面的監控和報警裝置沒有啟動。
國際文化交流 文物基本是裸展
記者:
我也到現場去看了,為什么沒有像國內那樣展出?老百姓通常理解的,距離遠一點,加一個罩子。
吳海云:
在國際的文化交流上,比如說埃及的文物、兩河流域的文物、希臘的文物,絕大多數都是裸展的形式出現。在墨西哥,我們的合作展覽中人們甚至可以去觸摸文物。所以我們在文化交往中,特別在這次中美文化交流,兵馬俑的展覽中同意了使用裸展的模式。
文物估價有原因 先運回再賠償修復
記者:
我們常說的無價之寶的兵馬俑,怎么會有一個450萬美元的估價,這是怎么算出來的?
吳海云:
文物本身是無價的,但在文化交往中必然要帶來市場化的操作,就是文物的包裝、保險和運輸,需要一個保險的估價。
記者:
出了這個事,怎么來補救?第一是賠償,第二是修復。
吳海云:
我們必須讓這批文物回到中國、回到陜西。我們把這批文物點收之后,將根據協議書的相關條款,進行下一步的程序。
費城科學博物館的兵馬俑展已于3月4日結束。40多年來 ,兵馬俑曾在80多個國家展出,這是第一次出現意外。文物需要與觀眾見面才是活的文物;文化只有交流、溝通才有意義。但是在文物的國際交往中如何得到切實有效保護也是一個重要課題。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