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開幕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天津市發布“海河英才”行動計劃。該計劃立足天津市“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在引育高層次創新人才、扶持高層次產業人才、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集聚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改革人才落戶制度、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等8個方面,重構人才政策發力點,系統提出30條改革舉措。
新政將高層次創新人才、高層次產業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等4大類人才細分為14種情況,并有相應的獎勵資助標準。在人才引育類別上,面向頂尖、領軍、高端、青年等4類人才,實現了人才類別的全覆蓋;在確保引育并舉上,不僅注重有頭銜人才的引進,也強化了人才的培養。對諾貝爾獎得主、國內外院士等頂尖人才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業領軍人才,視情況給予最高1000萬元科研經費資助和最高200萬元獎勵資助;對世界技能大賽獲獎者、全國技術能手等高技術人才,視情況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資助;對醫學、教育、文化領域的行業人才以及注冊會計師、金融分析師、執業律師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的引育也做了獎勵資助安排。
為加快聚集更多的優秀人才,新政降低了人才落戶門檻:本科生40歲以下,碩士45歲以下,博士不受年齡限制,都可以直接落戶;對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領軍企業的急需人才,由企業家自主確定落戶條件;對急需型人才,企業提名單,董事長推薦,核準后可直接辦落戶;對資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創業型人才,大幅降低落戶門檻。在人才購房上,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在天津市購買首套自住用房不限購,外籍人才存取公積金享受市民待遇。在保障服務上,獎勵資助和津貼可用于個人生活事項;對引進頂尖和領軍人才,父母醫療待遇優先、配偶對口安排工作、子女就近入園入學。
緊貼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需求,新政堅持“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在產業方面,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八大類戰略性新興產業,突出需求導向;在市場化方面,對人才的認定、引進、評價,突出向市場放權,讓市場說了算,只要是企業急需的,政府照單全收。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