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消防部隊退出現役后究竟怎么改?中央發文部署
撰文| 孟亞旭
昨日的一則新聞值得關注。
10月18日,中辦、國辦印發了《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框架方案》,為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作出部署。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自今年3月的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退出現役,成建制劃歸應急管理部,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之后,這項重大改革一直備受外界關注。
昨天的這則方案,便是高層對這項改革的總體部署,值得細細研讀。
大勢所趨
先來說一下背景,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是大勢所趨。
在機構改革方案前,承擔具體應急管理工作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包括發改委、公安、民政、林業、地震、氣象等部(委、辦、局),應急管理的力量分散一直備受爭議。
《中國應急救援》雜志今年刊發的一篇文章中(《我國應急管理職能整合后的救援隊伍建設》)提到,“在參與處置特大突發事件時,因部門之間交流合作的機會少,參戰救援隊伍的隸屬、組成,救援人員的綜合素質各不相同,加之平時很少進行針對性訓練,在實際救援過程中,容易出現工作被動、人員忙亂、定位欠準確,職責不明晰等現象。”
上述文章還介紹:
武警消防部隊約18萬余人,在各省、市、縣都有相對應的消防總隊、支隊、中隊,主要擔負消防保衛任務和應付突發事件雙重職能,除完成火災撲救任務外,還積極參加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危險化學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災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空難、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眾遇險事件的救援工作。
武警森林部隊約2萬余人,共計11個總隊(含一個旅級機動支隊和直升機支隊),分散在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福建、云南、四川等1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重點林區。主要承擔森林防火滅火和林政執勤、野生動植物保護任務,同時承擔地震救援、抗旱救災、防洪搶險等任務。
部署
雖然是大勢所趨,但究竟要怎么落地一直備受關注。
在外界看來,退出現役轉為行政編制,對于消防官兵而言,不僅是脫去軍裝,更意味著現役軍人的身份、職位職級、工資待遇、管理機制、社會榮譽感等將全部改變。
政知君注意到,昨天的框架方案從“職務職級序列設置”“人員招錄使用和退出管理”“職業保障”三個大的方面給出了高層的部署要求。
根據官方的通稿,有一些重點值得一提:
建立健全專門管理和保障辦法,經過3年的試行磨合,形成一套與有關法律法規相銜接、比較成熟定型的政策制度。
省、市、縣級分別設消防救援總隊、支隊、大隊。
森林消防總隊以下單位保持原建制。
根據需要,組建承擔跨區域應急救援任務的專業機動力量。
建立專門的銜級職級序列,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分為管理指揮干部、專業技術干部、消防員3類進行管理。
制定消防救援銜條例,實行銜級和職級合并設置。
實行專門的人員招錄、使用和退出管理辦法,保持消防救援人員相對年輕和流動順暢。
設置專門的“中國消防救援隊”隊旗、隊徽、隊訓、隊服。
消防救援人員繼續享受國家和社會給予的各項優待,以政治上的特殊關懷激勵廣大消防救援人員許黨報國、獻身使命。
保持轉制后消防救援人員現有待遇水平
研發消防救援新戰法新技術新裝備
組建專門的消防救援學院
一個月征求到意見逾1.3萬
框架方案中的一些部署已經展開。
8月27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黃明曾受國務院委托,作了《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消防救援銜條例(草案)》的說明。
草案明確要實行“消防救援銜制度”。
“實行消防救援銜制度,有利于做好與部隊原有職務銜級的有序對接,確保隊伍平穩過渡”,黃明說。
穩妥也是這次《框架方案》要求的內容——要“堅持穩妥有序推進,有序做好消防救援隊伍新舊體制銜接工作,保持隊伍整體穩定”。
9月5日至10月4日,該草案曾在社會上征求意見,據中國人大網方面的數據,一個月內共征求了13938條意見。
根據高層部署,要設置專門的“中國消防救援隊”隊旗、隊徽、隊訓、隊服,但過渡期怎么辦?
上周應急管理部下發了一則公告,公告明確:
“自2018年10月10日零時起,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制式服裝配發前,原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和警種學院人員停止使用武警部隊制式服裝和標識服飾,統一穿著無武警標識的作訓服,并在作訓服左兜蓋上方佩帶消防救援隊伍身份標識牌。”
也是在上周,10月9日10時,公安消防部隊正式移交應急管理部,這意味著武警消防部隊53年的現役成為歷史。
省應急管理廳廳長陸續到位
不僅僅是在中央層面。
在地方層面,隨著機構改革的推進,應急管理廳也在陸續組建。9月29日上午,海南省應急管理廳召開成立大會,海南成為全國第一個組建應急管理廳的省份。
按照部署,海南省應急管理廳將承擔省安監局的安全生產、省政府辦公廳的應急管理、省公安廳的消防管理、省民政廳的救災、省國土資源廳的地質災害防治、省林業廳的森林防火、省水務廳的防汛防風防旱、省海洋與漁業廳的海洋預報減災等職責。
這個新成立的部門整合了防汛防風防旱、減災、抗震救災、森林防火等指揮部的職責,是海南省機構改革中牽扯面較廣、改革力度較大的部門。
10月8日,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與巴特爾一行座談。
黃明希望,海南省應急管理廳按照最有利于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原則,科學編制“三定”規定,加強力量配置,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員配置方面,海南省應急管理廳與應急管理部不同。
應急管理部的黨組書記和部長由兩人擔任——黨組書記、副部長是黃明(此前任公安部副部長),部長、黨組副書記是王玉普(此前任原國家安監局局長)。
而海南省應急管理廳黨組書記、廳長由一人擔任。
和巴特爾搭班子的有兩位副廳長和一位總工程師——兩位副廳長是侯建民和古遠新,這二人此前都擔任省安監局副局長,總工程師劉紅建也來自省安監局。
除海南外,山東、福建、廣東、吉林、寧夏等地的機構改革方案中也明確提到要建設省應急管理廳。福建、廣東、吉林也已經公布了省應急管理廳廳長:
霍云成任吉林省應急管理廳廳長(此前任吉林省白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王中丙任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廳長(此前任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黨組書記、廳長)
劉琳為福建省應急管理廳廳長(此前任福建省政府副秘書長)
中央部署后,具體的細則待地方落實,畢竟仍有不少問題待解。
比如,對義務兵來說,原來兩年服役期滿就能退伍回鄉,但退出現役后,他們面臨的問題之一為是在當地落戶?還是被調回家鄉?這個問題決定了他們與親友是團聚還是分離兩地。
最后來做個預告。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將在下周舉行,通稿中有這么一個細節:
資料 | 《應急管理雜志》 新華網 人民網 中國人大網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