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是市民消費高峰,也是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高發期。去年河南省公安機關共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14861人,止付涉案資金11.09億元。1月16日,河南警方通報了多起詐騙案件,提醒提防這些手法。
案例
◎冒充公檢法詐騙
許昌襄城縣居民周某在襄城縣潁陽鎮接到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謊稱其在武漢辦理的信用卡透支,并稱周某與他人一起販毒,要求周某歸還信用卡欠款,并索要周某銀行卡及密碼,否則將對其實施抓捕。之后,對方分數次將周某農業銀行卡內45100元轉入其他賬戶,后受害人周某發現被騙報警。
許昌魏都區居民侯某報警稱:2017年9月15日12時其接到一自稱銀行工作人員的陌生女子電話,謊稱侯某的銀行卡透支大量現金,并直接將電話轉接到派出所,接電話的男子操南方普通話,自稱黃警官,稱侯某涉嫌洗黑錢犯罪,又將電話轉接給刑偵隊,自稱楊隊長和孫檢察官的兩名男子先后與其通話,要求其到附近銀行公證財產,侯某到銀行按照對方講的步驟匯款16800元。第二天,侯某發現被騙后報警。
◎兼職刷信譽詐騙
駐馬店韓某報警稱:2018年3月19日,其收到一條刷單短信,便加對方為好友,后對方稱每單可提傭金5%~10%,又給其發刷單鏈接及支付二維碼。韓某掃碼支付100元,對方便給韓某轉100元本金加5%的傭金,共105元。
后對方發給韓某8單傭金7%的鏈接,每單顯示1800元,并發送支付二維碼,韓某掃碼支付1800元,對方稱必須刷完8單才能返本金和傭金,后韓某陸續給對方轉賬12600元;對方又稱其選擇的是8單加8單的任務,還要繼續刷單,否則不能退錢,韓某遂報警。
◎貸款類詐騙
泌陽縣秦某啟報警稱:2018年4月12日,其接到自稱是京東白條公司員工的電話,問其是否要貸款,后該人讓秦某啟加其QQ,并發給秦某啟一個二維碼讓其下載“京東白條”軟件,然后,騙子以貸款繳納傭金為由,讓受害人向其提供的浦發銀行卡轉賬,受害人分四次向該卡轉賬共計17448.06元。
◎冒充熟人詐騙
杜某報警稱:2019年1月8日,其在郵政所上班時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杜某聽聲音像朋友丁光紅(音),對方讓杜某第二天9點到他辦公室。1月9日上午8時12分,對方打電話稱有領導在不方便見杜某,8時36分對方以給領導送禮為由讓杜某轉20萬元,杜某通過電腦轉賬轉給對方20萬元。對方又分別稱需要再轉20萬和40萬,杜某均轉給對方,后感覺被騙遂報警。共計被騙80萬元。
◎網上交友詐騙
李某報案稱,2017年6月上網時認識一個自稱美國大兵的網友,7月該網友自稱在阿富汗打擊塔利班過程中受傷,政府獎勵一筆480萬美元現金,因受傷無法保管,現委托給受害人,并通過郵寄的方式交給受害人保管。后嫌疑人虛構通過一個名叫“約翰好運”的航空公司并以運費、納稅等名義讓受害人李某分別向賬號匯款455100元。
十類詐騙案件常用手法及防騙提醒
1冒充公檢法詐騙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等,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等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最大。近期,騙子還誘騙受害人將手機號呼叫轉移至空號上,然后用QQ號和受害人進行語音聯系,發送PS的虛假通緝令,進而詐騙受害人。
提醒:警方不會通過電話、QQ語音等渠道進行筆錄等辦案過程,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發放,更不會在網上查到。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通過電話安排當事人轉賬匯款到“安全賬戶”。
2兼職刷單刷信譽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QQ群、微信等渠道發布“足不出戶,日賺千元”等廣告語,指定受害人在網絡平臺上購買指定物品,承諾將本金和獎勵一同返還,由此受害人可得到高額回報,詐騙分子誘騙受害人投入資金刷單,最后并不按約定返還本金和報酬,直到受害人意識到被騙報警。
提醒:刷單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2018年1月1日,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已對網絡刷單進行了明確規定。
3冒充熟人詐騙
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途徑得到熟人信息后,冒充熟人的微信號、QQ號,向受害人提出緊急用錢的理由,向犯罪分子轉款。
提醒:看到朋友急需幫忙時,要電話確認,不可立馬轉款,更不能泄露個人身份信息。
4貸款辦卡類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一些群眾想做無抵押貸款且想快速拿到錢的心理,誘導群眾上當。取得信任之后,不法分子又以“保證金”等說辭要求群眾轉賬,達到詐騙目的。
提醒:有貸款需求的朋友,應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辦理貸款,遇到對方要求交付“保證金”“資金流水”資金等說法時,一定要保持警惕,不可輕易轉賬。
5冒充軍警詐騙
詐騙分子自稱武警、消防等工作人員與受害人取得聯系,謊稱單位需要采購軍需用品。詐騙分子提供所謂“供應商”號碼,讓受害人自行與廠商聯系。受害人與廠商聯系并付款后,如果還未發現上當,騙子便提出其他物資需求,以更大利潤引誘受害者再次上當。錢一到手,“軍官”“供應商”通通消失。
提醒:任何軍警單位均不會輕易與個體商戶合作,更不會讓商家先行墊付資金。切莫相信這種空對空的電話聯系和匯款轉賬方式。
6冒充客服類詐騙
詐騙分子自稱電商平臺客服,告知受害人購買產品有問題,后以協商數倍退款金額作賠償為由,加受害人為微信好友,通過要求受害人掃描付款二維碼或點擊虛假退款鏈接等方式,實施反扣款式詐騙。
提醒:接到陌生電話自稱電商平臺客服的,請立即掛斷電話,務必通過購物電商平臺與正規客服直接聯系核實。不要隨意點開陌生人發來的二維碼和鏈接,也不要將銀行卡賬號、密碼和驗證碼告訴陌生人。
7網絡購物類詐騙
詐騙分子在互聯網發布虛假廉價商品信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系,則要求先墊付“預付金”“托運費”等,并通過銀行ATM機騙得錢財。或者制作虛假“釣魚網站”,以低價售貨為誘惑,當你點擊時,就進入了跟上述機構一模一樣的假冒網頁,你的網銀賬號和密碼即被盜取,緊接著被盜的是你的錢。
提醒:網上買賣商品時務必謹慎,不可貪圖便宜;另外,登錄購物網站時注意網頁是否有異常,以防登錄釣魚網站泄露私密信息。
8投資理財類詐騙
此類騙局通常標榜具有海外背景,從事的行業能賺取巨額利潤,投資者將獲得高額投資回報。投資初期,犯罪分子會按時返利,讓投資者嘗到甜頭,繼續追加投資后,將血本無歸。
提醒:投資理財前,要對所投資項目多咨詢評估,謹慎對待。特別要警惕網絡上各類標榜“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報,謹防被騙。
9網上交友詐騙
犯罪嫌疑人在百合網等征婚交友網站發布信息,與對方長期聊天獲取信任后以各種理由向其要錢。
提醒:未見面的網友一律不要打錢。
10網絡招工類詐騙
詐騙者通過網絡發布虛假招工信息,待受害人詢問時,詐騙分子以“中介費”等名義要求先交錢,再介紹工作。當受害人轉賬后,對方消失。
提醒:凡是先交錢的一律不能輕信,找工作要通過正規的公司、網站。
□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米方杰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