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河南商報記者從省人社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南省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于近日出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我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3元。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最低標準再提高
近日,省人社廳和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提高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起,將我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人每月增加5元,提高后,我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98元增加到每人每月103元。此項政策預計財政每年投入9億多元,將惠及全省1512.8萬名老年城鄉居民。
同時,各市、縣可以結合實際,在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的基礎上再適當提高本地區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基礎養老金如何調整
新規有了說明
據省人社廳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參保人數為5082.46萬人,參保率達到98.8%,居全國第一位,領取待遇人數1512.8萬人,全年發放城鄉居民養老金共計193.35億元。
但目前,由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時間不長,還存在著保障水平較低、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尚未健全、繳費激勵約束機制不強等問題。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近日出臺的《實施意見》,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
《實施意見》亮點摘要
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提出要統籌考慮經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障標準調整情況,適時調整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建立對城鄉老年居民養老金傾斜機制,省及省轄市、縣(市、區)在提高養老金最低標準時要對65歲以上老年城鄉居民傾斜。
建立個人繳費檔次調整機制
提出將我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檔次標準從100元提高到200元,其他檔次標準不變。今后根據國家要求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動態調整提高最低繳費檔次標準。
建立繳費補貼調整機制
進一步健全繳費和政府補貼的激勵機制,引導居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大幅度提高政府繳費補貼水平,按照居民繳費多少給予政府補貼,多繳多補,對選擇較高檔次繳費的,適當加大繳費補貼傾斜力度。今后,根據經濟發展、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和財力狀況,建立繳費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合理調整繳費補貼水平。
建立繳費年限基礎養老金激勵機制
為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特別是年輕居民早參保、長繳費,規定了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具體是對繳費滿15年或累計繳費滿20年后,每再多繳一年,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3元。
推動個人賬戶基金保值增值
2019年河南省將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管理;加快推進基金委托投資運營工作,推動實現基金保值增值。
探索建立喪葬費補助制度
要求各地積極探索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喪葬費補助制度,對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能夠及時報告并注銷養老保險關系的,由當地政府發放一定標準的喪葬補助費。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