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中原院士基金,引進諾貝爾獎得主,賦予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省轄市同等管理權限……建設創新型省份,河南再次發力。
2月13日,記者獲悉,省政府近日正式發布《關于實施創新驅動提速增效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實現千億級研發投入,大力引進高端人才,盤活鄭洛新自創區活力等系列措施,到2020年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左右,河南正式進入中部地區創新發展先進行列。□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 宋迎迎
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
根據《意見》提出的總體目標,我省要實現全社會研發投入、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全國平均增速,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個百分點以上。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45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0%左右,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50億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左右,鄭洛新自創區和“四個一批 ”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四個融合”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進入中部地區創新發展先進行列。
具體到每個年度,《意見》要求:到2019年年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7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00家。到2020年底,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5500家,并培育出2~3家潛在的“獨角獸”企業,創新引領型企業蓬勃發展。
每年新培育建設省級以上創新引領型平臺300家以上,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國家級平臺50家以上。
每年新引進培育10名左右兩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等國家級高端人才 ,新培育200名左右中原學者、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等,新引進培育100個左右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依托院士工作站等柔性引進30名左右兩院院士。
每年新引進培育產業技術研究院、技術轉移示范機構、企業孵化器等高端新型研發機構30家以上。到2020年底,力爭重大新型研發機構達20家左右,經備案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達70家左右;引進國內知名技術轉移機構50家左右,省級以上技術轉移示范機構達100家左右。
加快實施“十百千 ”轉型升級創新專項,每年啟動1~2批創新引領專項、創新示范專項、創新應用專項。到2020年底,力爭實施10項左右的創新引領專項、100項左右的創新示范專項、1000項左右的創新應用專項,突破產業發展關鍵技術1000項以上,形成重大科技創新成果200項以上,新增發明專利1000項以上,實現新增產值約2000億元,形成20個左右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設立中原院士基金 引進諾貝爾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為實現上述目標, 我省將加大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支持力度。
根據《意見》,我省將設立中原院士基金,用于對院士等高層次拔尖人才和領軍人才個人獎勵及科研經費支持。同時,為有潛力成長為院士的中原學者設立科學家工作室,實行針對性支持政策。探索拔尖人才和高端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新模式,在優勢領域重點學科聚集一批國內一流人才,培養國家級科學家。
大力引進重點領域、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聚焦鄭洛新自創區等國家戰略規劃實施和戰略平臺建設,著力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發達國家院士等頂尖人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第一完成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等高端人才,擁有關鍵核心技術、能夠帶動產業轉型的產業領軍人才和團隊。
我省還將引進一批能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發展的海外領軍人才來豫創新創業。辦好“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將其打造成為我省集中招才引智、促進人才項目合作對接的平臺。實施“名校英才入豫 ”計劃,吸引名校應屆碩士以上畢業生來我省工作。
對接中科院及“雙一流”高校
在我省設分支機構
既有高端人才,也要打造“最強大腦”。《意見》明確,我省將加快引進高端研發機構。積極對接中科院及其所屬專業所、央企所屬研究機構、“雙一流 ”高校等大院名校、重點機構,支持其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或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吸引和支持中央直屬企業、世界500強企業將研發總部遷入我省或在我省設立研發分中心,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產業化。支持國內外高層次創新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在我省創辦新型研發機構。
加強國內科技創新合作。鼓勵支持各類創新主體與省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大型央企、龍頭企業等開展深度合作,支持建設浙江大學(河南)研究院、天津大學(河南)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發機構。
支持鄭州大學(鄭州)超算中心建設河南省超算中心,爭創國家超算中心。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在具有我省區域優勢領域建設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盾構裝備、礦山機械、智能農機、超硬材料、傳感器、機械基礎件(軸承)等領域擇優爭創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或國家制造業創新(分)中心。
鄭洛新自創區
將享省轄市經濟、行政管理權限
創新要有平臺。我省重點打造的鄭洛新自主創新區,在此次出臺的《意見》中被賦予了更大的權限和發展空間。
我省將推進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實施“全員聘任制、績效考核制、薪酬激勵制”改革,建立以績效激勵為導向的人事與薪酬管理體制。賦予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與省轄市同等的經濟管理權限和相關行政管理權限。
在政府引導資金支持方面,發揮鄭洛新自創區創新創業基金、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基金和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作用,設立8只以上行業或區域子基金,不斷擴大我省科技創業投資規模。
同時,深化“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創新主體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我省將強化鄭洛新自創區輻射帶動作用,構建“3N”鄭洛新自創區空間發展布局,讓引領帶動作用突出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特色專業園區等享受鄭洛新自創區先行先試政策。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