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朝陽區成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多地表示朝陽區居民來當地需隔離)
據中國政府網和國家衛健委聯合提供的“疫情風險等級查詢”小程序信息顯示,截至4月19日18時,北京市朝陽區為高風險地區,成為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而此前備受關注的哈爾濱、綏芬河、廣州等地均為中風險地區。北京市朝陽區風險等級的調整,也因此引發網友熱議。
4月20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系到這名確診病例所在的北京市朝陽區首城國際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此前網絡傳言存在不實。目前小區內僅隔離了與患者及家人共乘電梯的幾位鄰居,還有與這一家的弟弟一起踢球的孩子和家人。北京之外的多地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北京市朝陽區居民前往該地需要隔離,其他區則不需要。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朝陽區作為北京發展較快一個地區,集中了CBD、首都機場和國外使領館,國內人口流動大,國際人士來往較多,在防控上“未雨綢繆”有一定必要。
為何朝陽區成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
近日新增4例確診病例,隔離密接者62人
在4月20日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說,按照國家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需要根據當地新冠肺炎疫情情況進行風險分級和分類防控。高風險地區的分級標準為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且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而4月14日,北京市朝陽區出現了一起確診的境外輸入性病例并造成其家庭三人的關聯性病例,成為一起聚集性疫情。另據北京市衛健委通報,截至4月19日24時,全市有15個區已連續27天以上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據新京報報道,上述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患者是一位在美國留學的中國男生,自述有鼻炎及痛風病史,長期有輕微咳嗽、鼻炎癥狀。該患者入境后根據相關規定,進行14天集中隔離觀察。解除隔離前,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解除隔離后,他回到居住地,與父母、弟弟、外公及1位保姆共同生活,獨自居住在一個房間內,單獨用餐,未外出。回家2天后,患者出現發熱、咳痰、咽痛、厭食等癥狀,4月14日被診斷為確診病例。
在4月16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龐星火詳細介紹了這起聚集性疫情。他稱,首發病例于14日確診后,對家中5名密切接觸者采取了醫學觀察和處置,并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相繼發現3人標本檢測結果均呈陽性,15日由120急救車送至定點醫院。結合3人的接觸史、臨床癥狀、肺部影像、血液檢查等診斷依據,15日診斷為確診病例,其中2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1人為輕型。經擴大搜索,初步判定有62名密切接觸者,正在采取相關醫學隔離觀察措施。
4月20日,北京最新通報,目前所有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
造成商場導購感染?
小區和商場回應:傳言不實
這起家庭聚集性感染,引發了一些網友的擔憂,一時間傳言四起。
有網友傳言,“上述確診病例所在的小區朝陽區首城國際小區疫情已經擴散,目前已經隔離63人!”也有傳言提到,確診病例家庭成員曾到燕莎奧斯萊特購物中心購物,導致該商場阿迪達斯專柜導購被感染,引發多人被隔離,附近南磨房地區的南新園社區有密切接觸人員被隔離。
針對上述傳言,紅星新聞記者聯系到確診病例所在的北京市朝陽區首城國際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連日來不斷接到周邊住戶的電話來訪,網絡的傳言存在不實。目前小區內僅隔離了與患者及家人共乘電梯的幾位鄰居,還有與這一家的弟弟一起踢球的孩子和家人。隔離的密切接觸者主要集中在患者家庭所在的居民樓,小區的其他樓棟沒有受到影響。此外,小區還是保持了嚴格消毒的慣例。
燕莎奧萊斯特購物中心阿迪達斯專柜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商場并沒有聽說過有人被確診,更不存在自己的專柜有人員感染確診的情況。此外,該商場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也沒有聽說過商場有導購或工作人員確診。
附近南新園社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南新園社區有一個家庭被作為密切接觸者隔離。該工作人員證實,這一家人曾到燕莎奧萊斯特購物中心購物,但接觸的確診病例不是商場工作人員,而是上述通報中的確診患者,但他們的接觸并不是特別密切的接觸。
此外,還有傳言提到上述確診病例家庭中,父親曾帶弟弟到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滑冰,造成人員感染和大范圍人員隔離。對此,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從未聽說過此事,公園沒有感染人員,目前正常運行。
紅星新聞注意到,伴隨著這起聚集性疫情的出現,北京市于4月18日宣布了一項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對于集中隔離人員在14天隔離期滿解除隔離后,建議繼續居家觀察7天。
4月2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多名社區工作者處獲悉,北京今日再次做出要求,對于境外返京隔離滿14天人員、確診治愈出院隔離滿14天人員、密切接觸者隔離滿14天人員、武漢返京隔離滿14天人員,要及時進行通知其繼續居家觀察7天并發放“7天健康觀察告知書”。
從朝陽區到外地需要隔離嗎?
多地表示:需要隔離
4月20日,一名網友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其女兒于4月19日從北京市朝陽區到達南京,被當地社區要求集中隔離。
4月20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系了南京市秦淮區月牙湖社區,該社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社區嚴格按照“蘇康碼”掃碼的結果對外來人員進行管理,如果返寧人員有過高風險地區旅居經歷,他的“蘇康碼”會呈“紅碼”,將集中隔離。此外,南京市建鄴區沙洲街道蓮花南苑社區一名工作人員明確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來寧人員需要到賓館集中隔離,北京其他區暫不需要集中隔離。
另據新京報報道,石家莊、天津等地都將對朝陽區歸來人員實行隔離。
廣西衛健委今日發布的一份緊急通知顯示,黑龍江綏芬河市、北京朝陽區等地區,目前為疫情風險等級中、高風險地區,凡是14天內有上述地區旅居史的人員,須持有當地健康綠碼和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方能入桂。同時,要主動如實向目的地社區(村)和單位報告旅居史及健康狀況,納入社區管理,如隱瞞不報的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隔離14天后才發病,隔離期需延長嗎?
曾光:值得關注,但應慎重權衡
4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朝陽區作為北京發展較快一個地區,集中了CBD、首都機場和國外使領館,國內人口流動大,國際人士來往較多,在防控上“未雨綢繆”有一定必要。
針對上述輸入病例隔離滿14天返家后才發病的特殊情況,隔離時長是否需要延長?曾光表示,過去也存在超過14天發病的情況,過去的說法是這種情況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目前來看,超過14天后再爆發的病例確實成為疫情防控的一個突出問題,值得關注。“但也不能因此輕易延長隔離時間”,曾光說,14天的隔離觀察時長最早由中國提出,目前已經成為國際通用的標準,修改隔離時長影響很大,是否延長隔離時間要從社會層面慎重權衡。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